可是員工們反饋回來的資訊實在讓人喪氣,沒有商家相信在網上賣東西會有人瀏覽。其實同城嘛,看中什麼可以線下交易,就算在網上做做廣告也好,反正免費。
可是兩天過去,沒一家原意嘗試。
在商家鋪門口貼廣告,人家倒是願意的,就是要錢,開價從一個月兩百到五百不一而足。
情況很不樂觀,伍登很頭痛。
兩天能有什麼效果?楊逸把員工們集到一起,開了個動員大會,對網際網路的前景做了一番描述。這個倒不是楊逸多麼有遠見,他所講的,都是他曾經親歷過的。
新員工們不相信,睜著一雙雙純潔無瑕的眼睛看著楊逸在臺上講得慷慨激昂。女孩子的目光停留在他深遂的眼睛,筆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上,心裡想的是楊老師很帥,不知有女朋友在了沒有,他一個月賺多少錢呢,家裡有沒有房子,什麼時候能買車?
男員工們想的是,這人行不行啊,說話不打草稿,也不知伍總從那裡撥拉來的。
老員工們見識了楊逸的能耐,倒是似模似樣的做筆記。可是經歷了天天吵架的場面,怎麼能讓他們對公司的未來有什麼信心?留下來,只不過圖那準時發的工資,以及,還沒有找到新東家而已。
唯一一個聽得勢血沸騰的人是小伍同學。他沒想到互相網會有如此驚人的發展,只覺楊逸的想像力比他更好,眼光比他看得更遠,有那麼一剎那,他甚至浮起讓楊逸當ceo的念頭,後來考慮到他不是投資人,只好作罷。
楊逸講了兩個小時,直到口幹舌燥。
臺下只有十二人,都什麼表情狀態他怎麼看不出來?回到伍登辦公室,他灌了一大杯水,道:“這些人你從哪招來的?怎麼一個個呆頭鵝一樣?估計我說的,他們沒一個人聽進去。”
伍登的關注點不在這方面,他緊緊握住楊逸的手,道:“你說得真好,如果網際網路真的有一天能普及,網民達到兩三億的話,那同城聯盟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老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好不好。再這麼下去,在網際網路沒有普及之前,你的公司就倒閉了。
楊逸想了想,道:“必須給他們洗腦,讓他們相信我們的經營模式才行。不過這麼做時間太長,不如淘汰一部份人,重新招人。你耽誤的時間已經太多了,再拖下去,你第一筆融資也該花光了吧?”
這個倒是,伍登從虛幻的未來回歸現實,到:“要不,你幫我招人吧?”
現在再指責他不適合創業實在沒意義,楊逸親自去人才市場了。
這天是星期三,求職的人倒挺多的,在同城聯盟攤前轉了個圈,又到別的攤位去了。能重新轉回來的,不到一半。
透過交談,願意遞上簡歷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上午,楊逸只接了二十多份。跟前世他的企業一發出招聘資訊,成千上萬人報名的壯觀場面,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二十多份簡歷中,楊逸挑了三個人。其中一個叫黃鸞的,年齡偏大,已是三十高齡了。這時,互相網行業從業者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黃鸞第二次面試又引發老員工們的集體鄙視,大家覺得已是三張的人了,還上人才市場找工作,混得也太沒出息了。
當然,二十幾歲的青年,對未來大多躊躇滿志,楊逸笑笑沒說什麼。
他真的錄取黃鸞,卻讓所有人,包括伍登覺得不可思議。
江海作為員工代表,被推舉站出來問楊逸:“為什麼靈取他,他那麼大年紀了,適合做這個嗎?”
問這話的時候,黃鸞就在旁邊,辦入職手續。
他臉上一閃而過的尷尬神色沒有逃過楊逸的眼睛。
楊逸淡淡一笑,道:“再過幾年,你也三十。十年後,你比黃鸞現在的年紀還大,你能肯定到時候你不在互相網企業混嗎?那時,面對剛進公司的應屆畢業生,像你現在一樣年輕的小後輩,你又會作何感想?”
江海張口結舌:“我……我……我”
他“我”了半天,也沒“我”出個所以然。其它員工都低下頭,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會在這個行業呆不下去,也沒人能說自己會不老。
黃鸞感激地望了楊逸一眼,道:“謝謝楊老師給我這個機會。”
楊逸拍拍他的肩,笑道:“好好幹,我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