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1 ? 我有群星在天上
◎觸手可及◎
路導始終沒說這條有沒有過關,人在不同狀態下的反應本來就不一樣,他們採用這種拍攝方式就是為了捕捉到最本真的一幕。江小魚作為時綏的扮演者,作出的反應應該比旁觀者的推演想象更合理。
思量再三,路導讓江小魚按原劇本補拍了一條,問他們:“你們覺得哪條更好?”
江小魚沒有接話。他覺得自己作弊了,第一條的情緒不完全是時綏的,還有他自己的場外代入。出於遮羞的目的,他希望路導用第二條。
“我覺得第一條最好。”花無缺說,“我相信他的反應。”
演員之間的默契影響作品的呈現。相信對手演員的演繹,對於電影和角色來說都是上佳。路導沉思片刻,又說:“那裴天行呢?裴天行下床追他,劇本裡可沒有。”
“我認為裴天行對時綏有真心,只是太少了。他試圖挽回的舉動……或許就是那一點點真心的外化方式。”花無缺思路很清晰。
路導又看向江小魚:“你不說話,我就當你贊同他的。”
排除自身原因,江小魚也希望選第一條。他想在有限範圍內,讓時綏更勇敢一些,哪怕美夢破碎,也要親眼看著它碎。“您是導演,您來裁決吧。”
意料中的,路導選了第一條。
這天收工後,他們乘同一輛車回酒店,片場地處遠郊,但城市最不缺少的就是燈光。
花無缺對路導說的那句話,江小魚左思右想,很是在意。
“花無缺,你其實早就愛上‘演員’這個職業了吧。”
花無缺正倚在門邊閉目休息,聞言轉過頭來:“為什麼這麼說?”
“如果你不愛這個職業,不愛你的角色,又怎麼會認真地揣摩角色心理呢?從開拍到現在,你為裴天行增飾的細節,都是你用心的證明。而且一個演員究竟好不好,騙不過觀眾的眼睛。”
花無缺笑了一下,像是自嘲:“或許吧。”
“你只是不願意麵對而已。成為演員就意味著放棄了從前的夢想,未達成的事總是有執唸的,你不想就這麼心甘情願地陷進被迫選擇的道路,所以一直暗示自己必須警醒排斥。”
花無缺問:“那你呢?如果不當演員,你會做什麼?”
“我隨便。”江小魚說,“也許每件事都會試一試,膩了煩了就換下一樣。”
花無缺聽著有些新奇,接著問道:“演員就是第一項嗎?那你什麼時候換下一個?”
前兩年江小魚還真想過要打退堂鼓,但今年開始一切都變好了,那些沒走過的路,他大概永遠不會觸及了。
“演戲還沒演過癮呢,以後再說。”
·
剩下的內景戲都是電影後半部分內容,時綏在監獄生活時,影片情節就是裴天行的主場,江小魚只有一些零碎的戲份。
剛進八月,莊複又帶著新劇本來了片場。
“拍攝地就在隔壁縣,開車才一個多小時,我問過那邊導演了,他盡量把你的戲份集中拍,就五六天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