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生辰
各方在參與了李三娘牽頭的,在刑瑜的私房菜館裡進行的,關於牛痘疫苗接種的討論會議後,到底是要作何應對,李三娘是不知道了。
當日,李三娘從滿口香裡出來,就拉了秋香讓老十把馬車趕去西市中十分有名的金銀鋪子裡去了。
“三娘子,是要買首飾?”
李三娘點頭,對著秋香解釋道:“再有半月就是大嫂的生辰了,這近一年來我帶著露珠兒和離歸家,多虧大嫂操持家裡,連帶露珠兒其實也都是大嫂帶的多些。
我想給大嫂打個金鐲子作為生辰禮來。”
等到了鋪子,李三娘也不要那花裡胡哨的,只跟掌櫃的說:“掌櫃的,這種沒什麼花紋的就成,但一定得是實心的足稱的才好。”
李三娘看著女掌櫃拿出來的各式花樣的簪子,最後挑了一個二兩重的梅花樣式的金簪買了。
“娘子收好這收據,最多十天就能來櫃上取這手鐲來。”
等出了金銀鋪子,秋香還問:“三娘子,這金簪是買給自己戴的?
不像是啊,三娘子不是一向嫌棄頭上帶的簪子太沉了些,壓的脖子疼?”
“是給大嫂買的。”
“不是已經買了金鐲子了?”
李三娘坐在馬車裡頭,小聲對秋香解釋:“那鐲子哪裡能當面給大嫂啊。
我若是當面給了,不說阿孃,就是二嫂臉上都得掛不住。
這鐲子我是要單獨給大嫂的,而這二兩重的金簪子就是當著家裡人的面給大嫂的了。
只二兩,算不得多貴重,但也不輕巧,剛剛好。”
在李大嫂生辰這日的前一天,李二兄去城外吳家村把李二嫂和小五郎接了回來。
其實,在李二嫂於孃家呆了約莫能有半個月的時候,吳父吳母就提了不少物什來過李家了的。
當時李父李母自是出面好好接待了的,但最後除了回了不少禮過去,李二兄並未提出要去接李二嫂歸家的事兒。
事情的轉機是那日吃過晚食後,一家子在正堂裡閒話的,李大嫂說:“二弟,再過兩日就是我的生辰了,到時候我想著在家操辦一場,咱們一家子一塊兒吃頓飯就是了。
你看,蘭娘和小五郎是不是該接回來了?咱們一家子這才齊整不是。”
李二兄自是不會不給李大嫂面子,而且李二兄也看出來了,李大嫂能以自己的生辰為理由,必是李母讓李大嫂這般說的。
李二兄沒猜錯,李大嫂能這麼說,確實是李母讓她這麼說的。
“這都要有一個月了,想必蘭娘應是反省過了,就算心裡還是那麼想的,但至少吃了此次的教訓,不會再什麼都表露在外。
如此,就足夠了。
你們都成家了,自然都有自己的心思,這本就沒什麼不對的,能維持個面上和睦就行了,我與你們阿耶不苛責這個。
這家能有面上的平穩,那就行。
再有,我看出小三雖然裝作不在意,但已然是擔憂不已的了。
看在孩子的面上,也該把蘭娘接回家來了。
你到時候就和二郎(李二兄)提一句,他應是不會不給你面子的。”
所以,在李大嫂的生辰日的前一天,李二兄去吳家把李二嫂和小五郎接了回來。
當時,在吳家眾人千恩萬謝的目光裡,李二兄接了李二嫂回李家,李二嫂還在回李家的馬車上掉了淚。
不僅僅是掉了淚,李二嫂還對這李二兄好好的講了自己的心裡路程,剖析了自己,看著像是反省的足夠深刻似的。
不過,李二兄卻是對李二嫂的眼淚有了一定的免疫,並未當面多說什麼,只道:“你若真的想明白了就好。
若是再是如此,蘭娘,我們就真的連夫妻也做不成了的。”
因著家裡人白日裡還有需要去上書院的、當值的,李家的醫堂也得正常開,隔壁的女娘幫扶會也得有人在。
所以,李大嫂的生辰宴是安排在了李家眾人能夠一起吃晚食的時間裡的。
白日裡李三娘不在家,她是不知曉的,白日裡蔣家來人了。
蔣家舅兄帶著蔣家兒郎提了不少物什登門李家,武人家講究實惠,蔣家舅兄是直接扛了一隻收拾好了的整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