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裡這麼想,司徒殿嘴上卻是不會這麼說的。
面對到皇帝這種人,他還是要謹言慎行的。
不舒服和難受都是小事,要是被皇帝記恨可就是大事情。
“臣是知道自己不能夠說服陛下,特意在跪在地上請求陛下原諒自己。
是陛下寬宏大量,不願意讓臣受苦,這才恩准臣起來。
至於陛下為什麼寬宏大量,臣想來,應該是陛下自有自己的判斷,能夠知道臣雖然說話不好聽,但是確實是為了大鄭著想。
所以陛下才讓臣起來吧。”
“就你小子最會說話,那些大臣要是能夠有你小子一半會說話,想來朕現在也不是這般難受。
朕倒是覺得那些大臣,都是為了故意讓朕生氣。”
司徒殿笑著號索道:“陛下不要較真,臣所覺得,所謂的那些大臣說些讓您不開心。
其實只是為了讓陛下知道,侍寢過得道理究竟是什麼。
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上說,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那你的意思,就時你說的那些讓朕開心的話,是你為了矇蔽朕嗎?”皇帝神色平靜地說道。
司徒殿這次沒有下跪,他正聲說道:“臣讓陛下開心,那是因為臣的言語生動,而不是因為臣告訴陛下的不是事實。
在臣心中,陛下一直都是那個皇帝,都是站在大鄭最高處的皇帝。”
皇帝點點頭,“你確實是會說話的。
但是你辦事也不錯,要不是你小子用處很大,朕不保證自己會饒過你。
好了,吃飯吧。吃完飯後,朕還想讓你在說些具體的事宜。
聽你祖父白天的時候上報,你小子似乎是想新增軍對吧?”
“祖父把這件事情告訴陛下了?”司徒殿有些不敢相信。
皇帝點點頭,“朕騙你做什麼?都是真話,你要知道,朕說話的時候,從來都不是那種騙人的。
當然你要是不信的話,朕也沒有什麼辦法,但是你應該知道,朕不拿這種事情開玩笑的。”
“臣自然是沒有懷疑陛下的意思,只是這件事情,似乎只是臣的一時興起。
剛才我來之前,還和祖父說過這件事情,我已經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對的。
臣有些過於急功近利了,現在的大鄭本質上的問題,不是大鄭能不能夠打得過匈奴。
而今四海昇平,天下無大事,除卻那些天災之外,我大鄭儼然無敵於天下。
區區匈奴何以畏懼,只是人心固然可怕,我們應該做的事情,還是先改變內部人的想法。
民之愚昧,官之迂腐,這才是大鄭最應該解決的事情。
那些軍伍的改革也是大事情,大鄭的將士都是悍不畏死的。
哪怕陛下現在讓我們去打匈奴,我們也可以去解決的。
但是我們現在能打嗎?不能打。
大鄭和匈奴之間的戰爭,是不可能在一場戰鬥中停止的。
任何一場戰鬥,都不過是短暫的勝利。我們看起來很慘,那是我們的贏得少。
可是我們沒有一直輸,一直輸的話,現在的大鄭早就不是這副模樣。
所以將士之悍勇,不是戰敗之勢。”
皇帝點點頭,“你說得對。只是朕有想法讓你去做這些事情,這些事情能夠解決以後的問題。
眼下的困難,只要你們去做,就是有計劃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