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鄭上柱國 > 第一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計劃(上)

第一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計劃(上)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至於司徒殿給丁雲編的故事是比較離譜的,為什麼會這麼離譜,因為丁雲的親兒子丁不語,參與了這件事情。

倒不是司徒殿逼著丁不語做了這件事情,而是丁不語自己選擇去做這件事情的,丁不語用司徒殿的話來說,是那種類似於憤青的性子。

看起來倒是個比較沉穩和冷淡的性子,但是卻是那種年輕讀書人會做的事情,衝動不計後果。

這也就是他會插手到這種按道理和他沒有任何關係的事情,他父親剛來吳國的時候,他不過才幾歲,連事情都記不住,和吳國之間沒有任何的仇恨。

而他父親和吳國之間所謂的仇恨,無非也就是那種舊年的仇恨,其實都算不上是仇恨,那位皇帝一開始的想法也是很簡單的,無非就是讓那位先帝提拔起來的侍郎,先沉寂一段時間,如果不能夠忍受的話,那麼就一直沉寂下去罷了。

至於丁雲離開吳國,完全是因為他自己當年做的一些事情,不能夠說他做的事情是不對的,但是也不能夠說他做的事情是錯的。

他丁雲其實是能夠苟活在兵部當中的,能夠坐穩他那個兵部左侍郎的位子,甚至能夠坐上兵部尚書的位子。

可是丁雲沒有屈服那位吳國新帝,這也就和他兒子的性子差不多,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倔強的感覺。

所謂的那種性子是不討喜的,但是好在這種人都是那種值得尊敬的。

丁不語是這樣寫的故事,丁雲當年是那種性子比較耿直的人,可是就是因為性子過於耿直,導致了不受到皇帝的喜歡。

接下來的話題就太多了,而且丁雲那邊還是那種沒有在大鄭當過官的,這就讓他的身份過於完美無瑕了。要知道丁雲就算是很多年都沒有在吳國露過面,也是在吳國官場上很有名氣的,到現在的那些文人當中,也有很多是丁雲的朋友,就算是丁雲在吳國沒什麼勢力,那麼也沒什麼問題的。

至於看到這些事情的吳國皇帝,就有些難過了,他現在都已經有些想不起當年的丁雲了,要知道丁雲是很不錯的,可是現在已經過去了很久,吳國雖然沒有出現過那種和他差不多的人才,但是這麼多年也會出現過很多人才,這讓一個皇帝是不可能只在意他一個人的。

至於丁雲所做的內容,就不是他們能夠看見的,實在是讓那位吳國皇帝為難的。

至於大鄭皇帝在看見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是另外一種神情了。

劉珂向來都不是那種對臣子的事情有太多的看法的,因為帝王心術,他要權衡朝堂上的事情,只有極少數的情況,他才會選擇讚賞某個臣子,其中能夠值得他讚賞的人,也就只有司徒正德了。

皇帝看著這篇文章,讀出來自己最喜歡的那句話,“天時者,兵家之主也。若夫星辰變見,雲氣聚散,六壬旺相,遁甲休咎,風露雷雨之所動作,陰陽晦明之所啟閉,鼙鼓之震響,禽鳥之示情,通天地鬼神之心,開勝敗休咎之兆者,其道何也?臣切謂天地之道,大正也。夫陽為實,陰為虛,實有常而虛不常也。法其實者,政令之謂也,政令一定之象也;法其虛者,權智之謂也,權智應變之象也。動以虛實為用者,天地之正道也。是以知政令權智之所設,能應於天地者,此之謂大順也。或天地示其災變,我以順應之;示其吉祥,亦以順應之。是以順應正也。如能以順應正,行師豈有敗乎?雖然,黑氣出壘,赤氣臨軍,六窮起風,三形生霧,皆為敗象。當其時,苟能觀其兇變,修政謹身,卜地遷營,應天揆日,恭受譴戒而警省焉,此可以易兇為吉矣,斯乃以順道應天者也。臣今所列時日雲氣曆象之間,其占候既不一,在乎用兵者因其時擇而用之也。若能善服人心,以順天地之情,和陰陽之性,使災咎不見,率由政令、權智之得其道也,又何暇審佔天時以為候哉!

這段寫的最好,我最喜歡這段了,上柱國,給朕說一說你最喜歡的那部分。”

司徒正德坐在下面,他就知道皇帝最喜歡那段話的,在來這裡之前,他就和司徒殿打賭過,皇帝必然是最喜歡這一段的,可是司徒殿非說皇帝會喜歡另外一段。現在看來終究是還是他這把老骨頭看的更準一些的。

只是還不等他開口回答,就聽見皇帝說道:“旗幟者,軍中之標表也。以門旗為首,竿上置金銅珠,大纛深紅八幅,樹大將牙帳前,鼓坐其下,五方旗各按方面。將有事旗戰陣,大將齋戒,潔心淨服,俟天清星皎,中營立壇,率諸將校宣祝文,隨方面祭之。大將之行,先以五色旗導引之。衝向方位:甲乙日青旗,丙丁日紅旗,戊己日黃旗,庚辛日白旗,壬癸日黑旗。或前後林藪險隘,下斧釒瞿斫伐開道,舉青旗。前有山峽高峰深溪,無避賊寇處,復風火相逼,即抽兵要逐風燒草以避賊,舉紅旗。前遇敵列陣,即排列輜重,引兵結陣,擇高勝地守隘以拒賊,舉白旗。前值山川地濡卑溼,溪澗不平,舉皂旗。前平原大澤,無他患害,舉黃旗。五色牙帳旗,隨天地四時雲色舉之。見青雲舉青旗,他皆同此。厭土以青旗,厭火以皂旗,厭金以紅旗,厭水以黃旗,厭木以白旗。厭旌旗之上,文以熊虎者,象其猛也;文以力雞者,象其鬥也;文以日月星辰者,法天文也;文以鬼神雲氣者,如其變也。坐罪人於白旗之下,殺之於黑纛之下也。初得敵人,刳其心以祭旗,塗其血以釁鼓。為我之號者,隨我所主焉。故《春秋傳》曰:晝施旌旗以威其目,夜施火鼓以威其心。是故旗幟之用,大軍之本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更喜歡這段才對,這段寫得好極了,簡直就像是給了朕一個好點子,以後你們也要注意這種事情。

旗幟之用,雖然看起來不為人所用,但是其實最適合能夠鼓動人心了。”

司徒正德臉上的表情有些玩味,對於皇帝這種人來說,只是一個眼神,就能夠知道司徒正德是在這裡想笑的,只是不知道他想要笑話些什麼。

皇帝皺著眉頭說道:“你在笑什麼?難不成朕哪裡讀錯了?還是朕所說的話,是你們這些武官所覺得的外行?”

司徒正德笑著說道:“倒不是笑話陛下,臣哪裡會有那種膽子呢?您一向說我膽子大,可是我偏生的膽子最小了。

所以只是覺得我和阿殿的談話比較有趣,我當時和阿殿聊天時,就說陛下會喜歡前面那句。

可是阿殿確實陛下應該是喜歡後面那句,一開始還是覺得老夫能夠知道很多事情,卻不曾想到老夫只是個半吊子貨。

看來還是阿殿那孩子能夠猜透人心一些,我呀,以後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老老實實當個老將軍,在家裡指揮大軍就可以了。”

“那孩子悟性不錯,能力也算是不錯的。好了,你們之間的賭注,朕不想過問,朕就只是想知道你喜歡哪一部分?”

司徒正德思索片刻,然後說道:“兵之勝敗,非人之勇怯也。勇者不可必勝,怯者不可必敗,率由勢焉耳。勢之任者有五:一曰乘勢,二曰氣勢,三曰假勢,四曰隨勢,五曰地勢。勢之敗者有三焉:一曰銼勢,二曰支勢,三曰輕勢。凡新破大敵,將士樂戰,威名隆震,聞者駭懼,回其勢而擊人者,此之謂乘勢者也。將有威德,部伍嚴整,士有餘勇,名譽所加,懾如雷霆,此之謂氣勢者也。士卒寡少,盛其鼓、張其旗為疑兵,使敵人震懼,此之謂假勢者也。因敵疲倦懈怠襲擊之,此之謂隨勢者也。合戰之地,便其干戈,利其步騎,左右前後無有陷隱,此之謂地勢者也。用兵者乘此五勢,未有不能追亡逐敗,以建大功也。……

此隨敵三敗勢攻之也。以此言之,是故多勝者非強也,多敗者非弱也,率由勢爾。夫水之柔弱,方圓任性而能蹶堤漂石者,水之勢也;火之剛炎,亙天而起者,火之勢也;薪木既灰而滅影者,木之勢也。故用兵之道,既知水火之旺敗,則盡於勢之用矣。

我最喜歡這一段的內容,其實倒不是隻喜歡這一段,主要是因為這一段最符合我的心意,也最適合我這種人了。

您喜歡的那些也是不錯的,只是老臣終究還是武將,還是更加喜歡兵家之事。”

“你說的倒也對,只是這件事情就說到這裡吧,朕想要和你談一談別的事情,你們西北軍那邊,這次的問題很大。

朕知道是那個傢伙動的手腳,可是朕沒有證據,同樣的是你也沒有,所以朕需要你做些事情,你自己回去做些準備吧。

朕會把那些東西交到司徒殿手裡的,現在交給你,不太安全。”

喜歡大鄭上柱國請大家收藏:()大鄭上柱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