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一無奈地說道:“你們的事情,還是真的很有意思啊,如果換做是普通人的話,斷然是不會像您和他這些人一樣。
您們二位的思維還是好跳脫的人物,難怪這世間的大多數人,都會說你們文宗都是一群不可以被想象到的人物,我以前一直以為這是一句空話,卻沒想到這件事情還真是事實啊。”
司徒殿笑著說道:“好了,就不用再說了。反正今天這件事情之後,我和這位也不會再相見了。再相見的話,要麼就是大鄭鐵騎踩踏到這裡的時候,要麼就是他死的時候,當然我覺得這兩種事情可以當做同一件事情去說的。”
張千一不再說話,因為司徒殿提到了有關踐踏吳國土地的事情,身為自小就生長在這種地方的人,張千一還是會在意這種事情的。
司徒殿自然也是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於是也就不再去說那些事情,這次見面開始的時候就不和睦,所以接下來的事情,也就自然不會和睦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為了堵住暗地裡注意這件事情那些人的嘴,司徒殿還是在那裡坐了很長時間,要讓他自己去回憶現在這件事情的話,他知道自己以後是不會來這裡的。
在這裡的日子還是不會有太長的時間了,司徒殿後來選擇去了金陵那邊,離開臨安城之前,司徒殿給張千一寫了一篇文章。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裡。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于山側。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臥,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
……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同瓊佩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君結綬兮千里,惜瑤草之徒芳。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春宮閟此青苔色,秋帳含茲明月光,夏簟清兮晝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長!織錦曲兮泣已盡,迴文詩兮影獨傷。
儻有華陰上士,服食還仙。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守丹灶而不顧,鍊金鼎而方堅。駕鶴上漢,驂鸞騰天。暫遊萬里,少別千年。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雖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金閨之諸彥,蘭臺之群英,賦有凌雲之稱,辨有雕龍之聲,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司徒殿讀的是那篇別賦。
在臨安城這邊,司徒殿還算是有些認識的人,因為當初在這邊接觸過一些人,可是在金陵城那邊,就是有些不一樣的。
司徒殿對於金陵的認識,就只有那段關於金陵的歷史,就算是那種風流韻事,也知道的不太多。
其實司徒殿本來以為吳國的國都應該是在這種地方的,所謂的“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足以見識到金陵的情況,所以金陵不是吳國的都城,不是吳國人不喜歡這種地方,用吳國那位建國皇帝的說法,天下山川形勢,雄偉壯麗,可為京都者,莫逾金陵。
只是為什麼那位沒有選擇金陵建都,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為金陵不是一個能夠勵精圖治的地方,倒不是說在金陵出現的王朝,都是那種不能夠得到真正成功的存在,只是對於當時的吳國來說,金陵絕對不是那種能夠安身立命,穩定局勢的地方,在司徒殿的印象裡,臨安那個地方,似乎也就只有那幾位用過。
一到金陵,司徒殿先是帶著蔣青魚回了一趟,蔣青魚那個只有外形,實際上已經破碎的家。
然後他就去了一些名勝古蹟,這裡的景色還是很好的,只是司徒殿原本以為這裡會比臨安城的脂粉氣淡上一些,卻沒想到要比臨安城那邊的脂粉氣濃郁上很多,正是所謂古都的繁華,可從來都不是鬧著玩的。
夜裡,司徒殿帶著蔣青魚去看了風景,他笑著說道:“我想到了一首詩,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喜歡大鄭上柱國請大家收藏:()大鄭上柱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