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陳寶音從後面走過來,看著門口的破舊口袋,又瞧了瞧顧亭遠手裡的信。
顧亭遠彎腰提起布袋,不算重,約莫十幾斤,不知是什麼。他一手關上院門,說道:“送東西的。”
進了院子,顧舒容從廚房裡問出一句:“什麼人?”
“不認得。”顧亭遠回答道,在小凳上坐了,拆信,“許是送錯人了,若是送錯了,還要還回去的。”
信紙很薄,只有四個字:安好,弟留。
“弟弟?”顧亭遠皺起眉頭。
他又翻看信紙封皮,只見上面寫著“顧姐姐收”。
她也沒別的弟弟啊?他就是她唯一的弟弟了。顧亭遠這樣想著,拿著信到廚房去,說道:“姐姐,咱們還有遠房親戚嗎?”
“沒有了。”顧舒容正在揉麵,搖搖頭道:“只咱們兩個了。”若還有親戚,當年也不會尋求方家的庇護。
顧亭遠便道:“好生奇怪。”若是認錯人,怎會這麼巧,他們家就姓顧?
“等等。”顧舒容忽然想到什麼,直起腰,“把信拿過來。”
她手上有面粉,顧亭遠便把信紙展在她面前。
字跡並不是很好看,看得出沒有下苦功練過,筆畫間透著一股飛揚恣意。腦海中浮現一個高高的影子,少年郎生得極是好看,只是眼神沒有光彩,生死都不放在心上。
“送來了什麼,我瞧瞧。”她洗了手,走出廚房。
顧亭遠跟在她身後。
陳寶音和蘭蘭蹲在一旁,看著她開布袋。
布袋裡面是三個大小不一的口袋,依次開啟來,最大的口袋裡裝著曬幹的枸杞,另外一個口袋盛著一隻木匣子,裡面是一根百年老參。
“嘶!”陳寶音不由得睜大眼睛,倒吸一口氣。
百年老參!誰託人給他們送這個?瞧著品相,十分之好,價值千兩銀子也不為過!
“快,看看剩下那隻口袋。”陳寶音攥著手心道。
如此珍貴的老參,居然隨意裝在一隻破口袋裡。不知剩下的那隻口袋,又裝著什麼?
顧舒容繃著臉,開啟剩下一隻口袋。旋即,便怔住了。裡面是一串銅錢,瞧著不到一吊錢,約莫七八百文的樣子。
她手一鬆,銅錢落在口袋上。
眼神怔怔。
“姐姐?”陳寶音見她如此,不由問道:“是什麼人?”
看著不像尋常的親戚。她沒聽說過,顧家還有旁的親戚啊?
她看向顧亭遠,卻見顧亭遠也輕輕搖頭。
只見顧舒容的手微微發抖,好一會兒才道:“一個找死的人。”把銅錢裝回去,扔回布袋裡。
少年走之前,曾言他若死了,便把撫卹金寄過來。但他來了信,信上說安好,那這算什麼?
但凡他還有一丁點兒求生之心,就該把這些存起來,留待以後成家立業。
“一個遠房親戚。”她抬起眼睛說道,“我以為他死了,原來沒有。這些是交代我給他存著的,以後娶妻生子用。”
顧亭遠看著她,緩緩點頭:“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