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林目光落在門口一個坐在臺階上的青年身上,這人生得是眉清目秀,身著樸素的麻衣,舉止卻透著說不出的瀟灑從容,看著眼生,似不是桓府的門客。
他雖是心生訝然,卻也顧不上這個陌生青年,徑直來到案幾邊,沖著幾人說,“今後,你們的兩百文全免了,之前交過的,我也會如數的退還,在桓府好好的幹,再沒人會強奪你們一分錢。”
這幾人見不僅免了今後的上貢,連之前的也能取回來,忙連連叫好,對桓林是感激在心。
這是桓林各個擊破的第一步,先將願意站在自己這方的人拉攏過來。
桓林交代諸門客說,“去取筆墨紙硯來!”
幾個門客找來了筆墨紙硯,鋪在了案幾上。
桓林信步來到書櫃邊的四十來人前,微笑著說,“你們站這邊的,就是知道我桓林手頭有點緊,心甘情願上貢的了?我先謝謝了啊!但,收這黑錢不合桓府的規矩,我們今日就白紙黑字的寫一份承諾書,你們是自願上貢,按手印畫押,童叟無欺,將來在內院的夫人、管家前,也有個憑據,是吧!哈哈!”
他突然使出這麼一招奇招,書櫃邊的眾門客是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出聲。
桓林知道他們是想軟對抗,這點把戲怎麼可能矇混過去,“既然你們還沒考慮清楚,那這月的月餉就免了,下月趕早的!”
承諾書是萬萬不能寫的,不寫又要停發本月月餉,還不如投靠了桓林,落得個平安著陸。
眾門客裡中便有人按捺不住,陸續走了出來,站在了案幾這邊。
桓林暗地裡數了數,又有十五人。
他吩咐馮小寶給這些門客如數領了月餉,在邊上待命。
這是桓林各個擊破的第二步,拉攏隨大流的中間派。這些人的特點就是,膽小謹慎,小虧點可以忍,但在切身利益受到嚴重侵害時,還是會有所取捨,
何夫子見自己這方的門客被桓林三言兩語就拉過去了近一半,卻是面色從容,輕輕咳嗽了一聲,卻聽見門口響起了一個聲兒。
“桓管事,你既是桓府的門客管事,應該是桓府最有才學的人了?”
說話的人,正是之前那個怪異青年。
桓林雙手撐著案幾,盯著他說,“未請教大名。”
青年拱手行禮說,“不才敬暉!”
敬暉?這個名字桓林腦子裡有印象,在歷史劇裡見過,是推翻武周的神龍政變的功臣之一。
此時的敬暉雖尚未發跡,但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絕對是當世一等一的人才,絕非何夫子這躲在桓府混吃混喝,一輩子默默無聞的老學究可比。
桓林微蹙眉頭,不想節外生枝,便說,“請你稍退,等發過月餉後,我再禮待於你。”
敬暉朗聲說,“桓管事,我四處拜訪名師,三月前與彥範兄在長安一聚,相談甚歡,他邀我到遊歷到郿縣,一定要到桓府暫住盡地主之誼,四日前我就上門了。我不管你什麼門客,什麼月餉,什麼夫子,我只想見識見識名門桓家除了彥範兄外,還有沒有值得一交的知己。”
桓秦也向桓林稍作解釋,“敬暉郎君是拿著大郎君的手信前來,是我安排在內院住的。”
敬暉指名點姓的要挑戰桓府門客管事的才學,何夫子撫著胡須說,“桓管事,這可是關繫到桓家的聲譽,你身為門客管事,不會臨場怯戰了吧!”
敬暉到來之事,何夫子是早已知曉,故意留下了這一大殺招,就是為了對付能言善辯的桓林。
“為了桓家聲譽,絕不能慫了。”
“桓管事,你要是慫了,管事之位給我,我來應戰!”
何夫子煽風點火,上綱上線到桓家聲譽,手下的門客則是齊齊起鬨,不斷的擠兌桓林。
桓林是避無可避,這個節骨眼上出來敬暉這麼個強勁的對手,這麼個最大的變數,令他是措手不及,打亂了他之前的計劃。
要是辯論輸給了敬暉,他不學無術的形象會深入人心,當這管事的合理性會受到質疑,便無法掌控全域性。
世事多變,真是頭痛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身為桓家的管事,他是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