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看著兩大家子折騰,都搖搖頭,關於農業合作社的事,宋老爹告訴了村長,至於這最後一年他們種什麼,自己可管不著,也不能管,誰知道今年的天氣怎樣?萬一不好,水稻收獲不咋地,會被大家埋怨死的。
孟紅梅提供的種子是可以收割以後繼續留種的稻穀,畝産不是什麼畝産千斤的那種,只要稍微認真一點也能畝産五六百斤,精心伺候最高也就七百斤打頂。
這兩天家裡晾曬種子,後面的院子裡面和前面院子裡面都準備育上秧苗,還有兩位哥哥的院子裡面也準備育上秧苗,兩大家的秧苗都育上了,到時按田畝給種子錢。
這段時間宋洪兵沒少翻閱前幾世買的一些農業資料和各種栽培技術,一點點的作筆記,加上自己琢磨,苗是成功的育上,兩家改水田的工作也在繼續前行,每天都會從城裡拉上幾趟大糞回來肥田,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忙活了半個月,終於全部改造完,還有耕田細整,大家休息幾天之後,又要開始插秧,新一輪的勞動還沒有來,大家都累的夠嗆。
休息的幾天時間,紅梅帶著大寶在山上採草藥,自己以後爭取當一個赤腳醫生。原主小時候跟著學過,一些醫術是村裡的四奶奶教的,可惜的是四奶奶前幾年就死了,村裡誰有頭疼腦熱的都是找四奶奶。這時候採草藥還能正大光明的賣錢,一邊採還一邊教大寶認識草藥。小家夥記憶力不錯,教兩遍就認識。
明天就要插秧,孟紅梅揹著大背簍,早早就借好牛進城,這裡離城裡也就是三四十裡路,原本是可以很快到的,牽著牛走足有六裡地,才走完這這條狹長的羊腸小道,牛剛剛好能過最後的那個谷口,走到外邊村裡人一起蓋的兩間小屋子,拿出來鑰匙,開啟門,拉出來車架子套上,自己趕著牛車朝城裡趕去,一路上的路顛簸的人想哭,到省城的時候,才九點不到,還算是比較快的,進城賣了草藥,還賣了一根三十年份的人參,拿著錢在城裡的百貨大樓轉了一遍,知道裡面賣了一些啥,從寄牛車的地方出來,在城邊上買了幾十隻小雞,把雞筐子放在牛車上,一路裝了一些麵粉是標準粉和富強粉兩種,看著還不錯,保準粉做出來的東西都是黑色的。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自家不能全吃白色的,至少人前是不能吃。
還裝了幾瓶雪花膏,自己用的,還有兩邊的老孃都要送一瓶,還有兩套碗,一套十個,十個飯碗,十個大菜碗,十雙筷子,毛巾一打,襪子一打,膠鞋,雨靴,雨傘,一樣三雙兩把,洗臉盆兩個,還有雜七雜八的東西自己全部倒騰回來,和宋洪兵約好的時間,在谷口等著自己,他挑空籮筐過來等自己。
中午就到了谷口,宋洪兵已經站在兩間屋子前面等著,“梅子,辛苦了。”
“嗯,確實辛苦,路面坑坑窪窪的,顛簸的我差點哭了起來,遭罪了。”
“路面是要修修,只是現在誰顧的上。 ”宋洪兵一邊說話一邊轉移東西,紅梅還時不時新增一些東西進來,肉是必須要加進來的,還有一大塊板油,能煉出來好多豬油,幾條臘魚,這是備用插秧的時候吃的,一壺換好包裝的油,也是前世兩人一起準備的,上好的花生油,儲物空間還有菜籽油。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兵子,咱們的屋頂要換,我不管到哪裡都不習慣茅草頂,還有插秧完以後,家裡再蓋幾間主屋,還有東西廂房也蓋上,以後想蓋麻煩,院牆加高一些 。”
“行,我也是這麼想的,村裡人都知道我們倆手裡有點錢,這樣也好全部用了,以後賺錢揹著他們些,也不招人眼紅。 ”
“最好是主屋都用青磚,東西廂房找大青石蓋,這個比青磚還結實。”
“這樣吧,現在的房子以後做雜物房,前面蓋四間主屋,東西廂房四間,前面的屋簷寬一些,以後家裡走動不用淋雨,用條木走廊和後面的雜物房連起來,這樣以後也不用淋雨,我找五叔家裡前面院子擴大一些,你覺得咋樣?”
“很好,這樣正好我找孃家借點錢,就說房子一次性蓋到位,以後幾十年都不用再蓋,蠻好的。一年還一點兩三年還完。”
“嗯!”
商量好以後,兩人才一起回家,籮筐和背簍都蓋的嚴嚴實實的,紅梅揹著背簍,一隻手牽牛,一隻手還拎著雞筐。
一路上沒有見著人,這時候大家都在家裡或者地裡,吃中飯。
回到家,紅梅沒有歇息,趕緊洗鍋做飯,從儲物空間拿出來一罐黴豆腐乳,還有一罐牛肉醬,燒水下面條,這是最快的。
“兵子,你去爹孃家裡接大寶回來吃中飯,要是爹孃和小妹沒有吃,一起請來。”
“哎,知道了。”宋洪兵這一世真的如自己前世說的那樣,可以在家裡陪紅梅,以前一直是軍人,很少照顧家裡,這一世是農民,他告訴自己一定要顧好家裡,以後梅子就不要下田種地,自己全包了 。當然紅梅以前還是農業專家,具體實施操作是自己,可是方法得按紅梅的來。
想著想著人已經走到老宅,剛進去,宋有福就看到小兒子,高興的招呼小兒子:“梅子回來了。”
“嗯,爹你們吃飯了沒有?”
“還沒呢,你娘和小妹帶著大寶剛從山上挖野菜回來。”
“那就甭做了,去我那邊吃吧,梅子帶了菜回來。”
“行,佳琪帶著大寶和你娘出來,別做飯了,咱們到你三哥家裡去吃飯。”
“知道了,爹。”宋佳琪一聽高興了,三嫂肯定是買了好吃的才讓他們去吃的,她彎下腰和小侄兒說:“大寶,你媽買了好吃的回來。”
“我知道,我媽說了給大寶貝帶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