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城郊外,一隊人馬正在一條人跡罕至的山間小路上,緩緩行走。
打頭之人,穿著一身勁裝,騎在高頭大馬上,一手握著套在馬上的韁繩,一手搭在腰間的大刀上,目光如炬,不停的巡視著四周。
在他的身後,則是一前一後兩輛馬車,馬車上各有兩名僕役駕著車緊緊的跟著他。
在馬上的兩側,各有一個少年,騎著馬,腰間別著一把大刀,手裡拿著一把長矛。
有趣的是,兩個少年竟長的一模一樣,讓人難以分清。
這夥人不是別人,正是興隆鏢局的商陸等人,此時距離他們從興隆鏢局出發已經過去快3個時辰,在李志的帶領下,商陸一行人馬不停蹄的來到了青龍山。
因為這次走鏢採用的方式是偷鏢,所以商陸一行人沒有走官道,而是選擇了一條鮮有人知曉的小道。
雖然相比於官道,小道道路坎坷,不利於馬車通行,但卻能避開人的耳目,降低風險。
雖然興隆鏢局跟這一片的山匪盜賊早已相熟,即便遇到也不會出什麼問題,不過這趟走鏢事關重大,能避免的就儘可能避免,少生事端為好。
畢竟走鏢不是兒戲,每個鏢師都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在走鏢,所以當然要小心謹慎一些。
這時,一直坐在馬車裡的商陸,從一旁探出頭來,向著旁邊的石文說道:“石文,我們現在到哪了。”
聽到商陸的詢問,石文騎著馬向商陸的馬車靠近了一些,然後彎下腰對著商陸恭敬的說道:“大當家,我們現在到青龍山了。”
“青龍山。”
商陸在嘴中反覆唸叨著這三個字。
對於青龍山,商陸並不陌生,在走鏢之前,商陸跟李志還有瀋海三人已經就這次走鏢的路線,進行了深刻的研究討論,而青龍山就在其中。
據說早年間,有天烏雲密佈,接連下了幾天暴雨,然後便看到一條青龍穿雲而來,最後落在了這座山上,也因此周圍的人們便將這座山起名青龍山。
不過由於年代久遠,無法取證,所以對於這個說法商陸只是當成個故事來聽,並沒有太過當真。
倒是總鏢頭李志說的話,讓商陸有些始料不及。
原來在大明王朝建立初期,青龍山這裡曾盤踞過一夥綠林,雄霸一方,最後還是官方派兵圍剿,雙方對拼多次,最後以綠林被就此剿滅告終。
然後商陸他爹商航帶著幾個人逃到了江都城,並在此安頓下來,靠著以前當過綠林的關係,開了興隆鏢局。
也正因此,李志才會知道在青龍山中,有一條鮮有人知曉的小道。
……
然後商陸點了點頭,便將頭探回了馬車,不在打擾石文。
商陸很清楚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好好待在馬車上,多聽、多看、少做事情。
雖然他是興隆鏢局的大當家,但說到底他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罷了,而且還是個體弱多病的普通人。
尤其是他對鏢局這行當瞭解的還不多,如果不擺正自己的位置,搞清楚自己的定位,簡直是拿自己,拿李志等人的生命開玩笑。
畢竟這不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路上遇見的也不是各種有趣的人,而是一個個想要你命的“打槓子”。
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待在馬車裡,不去打擾李志等人,擾亂他們的注意力。
“不過…待在馬車裡實在是太無聊了。”
坐在馬車裡的商陸不由得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