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應棠、王道邦的65軍為兵團的二梯隊。
戰役於4月22日黃昏發起,打響後,兵團指揮部前移到元通山。
兵團政委李志民做了政治動員和要求。
4月22日黃昏,在三八線附近西起開城、東至麟蹄的數百公裡的地段上,我軍實施炮火準備,萬炮齊轟敵人陣地。
左翼40軍至24日突入敵縱深30公裡,割裂敵東西間的聯系第26、27、和20至2日突入敵縱深20公裡。
中路在十五公裡的正面實施突擊,未能迅速突破,未能大膽分割迂迴,斷敵退路,致使敵人大部南逃。
右翼突擊集團22日夜,63軍64軍多路強渡臨津江,大批戰士湧上江南岸。突破臨津江第2天傍晚,561團1營2連戰士劉光子在江南岸紺嶽山上,抓獲英29旅官兵6軍187師全殲英29旅格洛斯特營,擊斃129人,俘虜459人。
64軍在臨津江南岸被敵人纏住,美1軍坦克群陸地封鎖和航空兵轟炸使64軍進展緩慢。情況緊急,楊得志立即派出第二梯隊65軍兩個師增援64軍。他們苦戰三晝夜,方突破敵陣,向議政府方向挺進,但為時已晚。
與此同時,左路9兵團和中路3兵團,的進攻也未按預料進展。我部或為平推,或是小部包圍敵人難以全殲,敵人往往在坦克、飛機的掩護下而撤走。尤其是擔任戰役迂迴的64軍未能穿插到位,使這次進攻成為擊潰戰,而未達成大殲滅戰。
28日敵將主力撤至漢城以南及北漢江、昭陽江以南組織抵抗,美騎1師已西調漢城,企圖誘我攻城,予我以大量殺傷。
鑒於在江北殲敵機會已失,加之我軍彈藥糧食將盡。彭德懷於4月29日下令停止進攻,實施有組織的撤離。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結束。
5月16日黃昏,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的攻勢開始了。西線19兵團和人民軍一軍團在漢城方向和漢江下游實施攻擊,擊潰偽軍第五、七、師,並圍殲其五個營,包圍並繳獲偽三、九師全部重灌備。殲滅美軍2000多人
東線3兵團和9兵團當晚突破敵人陣地,然而,偽軍對我軍的攻擊是有計劃的撤退。而我軍動用兵力過多,穿插中部隊擁擠,互相交叉,向縱深發展非常困難。又因地形、地貌的限制,致使我軍無法兜住敵人予以圍殲。我軍連續作戰,部隊疲勞,而且傷亡很大。在此情況下9兵團宋時輪、3兵團王近山等兵團領導聯名給志司發報:“據當面情況美軍已東調,偽軍潰散後縮,特別我們糧食將盡,個別單位已開設餓飯,因此,我們認為,如整個戰線不繼續發動大攻勢而只東邊一隅作戰,再殲敵一部有生力量,我們亦必須付出相當代價,如不能攪出一個大結局,則不如就此收兵調整部署,進行準備,以後再鬥。如全線繼續大攪,則我們仍可繼續作戰。如何速示。”
5月21日,彭德懷將戰場情況報告毛主席。同時下令部隊停止進攻,命令各部隊抽出部分兵力,掩護各兵團主力後撤休整。
配屬9兵團的12軍擔任東線主攻方向的右翼遠距離穿插任務。師長趙蘭田率領5師進攻,終日苦戰,於17日完成了切斷洪楊公路的任務。
敵人瘋狂反撲,突破我軍阻擊防線,於24日進至論裡地區,將12軍4師等部隔斷在洪楊公路以東地區,切斷了北返的道路。尤其師31師向南突出太遠,孤立在三八線以南。其91團越過原州,向南攻擊前進,孤軍深入敵後,敵人已經切斷了退路。師長趙蘭田派作戰科副科長楓亭帶信前往91團。
21日,在下珍富裡以北的91團,團長李長林見信,決定向東南方向行進,向東海沿岸敵人大後方繞道前進。他們去掉偽裝,戴上鋼盔,一路之上抓獲敵人119名交給人民軍,又經過6天的行軍,於29日到達文登裡與31師師部和師主力會合。
60軍接受兵團給的阻擊任務,180師在北漢江以南,60軍左翼15軍已北撤,而右翼19兵團第63軍已北撤,如果60軍的179和181師不能及時歸建,與180協同作戰並肩防禦,180師的處境將很危險。
180師已經三面受敵,而背後是北漢江。當即請示軍部是否撤過北漢江?答複是在北漢江南岸就地防禦,掩護傷員後撤。25日接到北撤命令。180師在江北被敵四面包圍,分路突圍失敗,60軍接應無效。最後,180師採取分散突圍,各自為戰。師長鄭其貴等人脫險了,但他身後且丟掉一萬餘名官兵。
在軍在鐵原以南、漣川以北,東西25公裡的正面防禦地域上,展開鐵原阻擊戰。在防禦正面,有範弗裡特指揮的四個師5萬人,而63軍僅有2萬4千人,裝備火力敵人有火炮1300餘門坦克180餘輛,還有空軍的支援。
6月1日起,敵人開始集中兵力全面的猛烈進攻。在戰鬥最緊張的日子裡,彭德懷司令員一天數次打電話到63軍指揮部,要該部不惜任何代價,堅守15天------志司駐地空寺洞距63軍防禦陣地100多公裡。總司令破釜沉舟,不惜63軍打光,堅守鐵原。
189師首當其沖,敵人在飛機、坦克、炮兵的強大火力掩護下,逐次增加兵力,多方面多梯次向我陣地輪番沖擊,陣地被敵人佔領,又被我收複,有時一天之內反複爭奪數次,戰鬥異常激烈。堅持三天三夜之後,189師遭受重大傷亡,有的營連已經打光,一些陣地相繼被敵人突破。傅崇碧決定188師接替189師防禦。189師殘部下來縮小為一個團,師長當團長,團長當營長,作為軍的預備隊。
6月2日夜,188師563團由鐵原東南的慄枝裡向漣川方向開進,到高臺山以南接189師防禦陣地。團長馬兆民和政委劉炎田接防後,團指揮所遭到敵人毒氣彈的襲擊。警衛排、通訊排被炸死8人。
一營營長李壽昌報告:一連二排打退一個營多次進攻後,被敵兩個營包圍在一座孤立的高山上。排長犧牲了還剩八個人。八勇士多次擊退敵人進攻。彈盡、肉搏,寧死不當俘虜,一個接一個的跳下幾丈高的懸崖。
八勇士的英名和他們的事跡被永遠載人19兵團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光輝史冊。
十多個日日夜夜艱苦戰鬥,無數英勇無畏的官兵流血犧牲,63軍最終贏得鐵原阻擊戰的勝利。遲滯了敵人的推進,保證了東線主力部隊後撤佈防。使戰線趨於穩定。
第五次戰役共殲敵八萬二千餘人。戰役結束後,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奉杜魯門的指令,於1951年6月30日發出關於停戰談判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