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六 三路協同取福州
葉飛指揮十兵團,千辛萬苦進福建,
三隻大軍齊追擊,解放廈門和閩南。
1949年5月23日,毛主席指示三野:“你們應當迅速準備提早入閩,爭取於六七兩月內佔領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點,並準備相機奪取廈門,入閩部隊只待上海解決,即可行動。”
5月27日,第三野戰軍第九、十兵團,解放上海。
粟裕、張震指示10兵團全部進行入閩準備。
葉飛建議:“上海戰役中,我十兵團傷亡較大,減員很多,需要充實。再說部隊也相當疲勞,需要休整。我想,我們休整一個月後再出發。我還建議10兵團的三個軍全部參戰。”
粟裕:“你們的建議都可採納,總之,福建跟打上海一樣,要做好充分的政治、軍事準備。”
蔣介石兵敗大陸,落泊草山,為了避流寇之嫌,將草山改為“陽明山”陳誠在此為蔣介石建造了豪華計程車林別墅。
蔣介石在他的別墅裡問陳誠:“福建、廈門那裡防守如何?”
陳誠:“福建有15萬兵力,朱紹良、李延年的第六兵團所轄25軍96軍在福州西北方向,閩江西側地區,73軍部署在福清及平潭島,74軍部署在連江、珀頭一線,106軍防守福州市區,福州有5個軍14師6萬餘人。廈門有55軍全部,66師和68師,總兵力3萬人。湯恩伯、劉如明、毛森聯名來信說,廈門防守固若金湯,守3——5年沒問題。”
蔣介石:“告訴朱紹良、李延年二位將軍,一定要守住福州,守住福州就可以守住廈門,湯恩伯、劉如明、胡鏈、李良榮他們8、12、22兵團必須死守。這樣我們才有力量反擊,才能光複大陸。”
7月2日,第十兵團結束了休整,分兩路入閩。
行軍路上,大山連綿,翻山越嶺,天降大雨,山高路滑,烈日當頭,天氣炎熱,加上蚊蟲叮咬,水土不服,夥食又差,不少幹部、戰士病倒。據不完全統計,從7月初至7月底,全兵團非戰鬥減員數千人。
10兵團經過艱難的長途跋涉,終於在7月26日勝利抵達建甌、南平、古田地區,準備攻佔福建省會福州。
司令員葉飛、政委韋國清召開作戰會議,參謀長陳慶先講作戰部署:“以31軍為左路軍,由古田出發,擔任攻佔馬尾、斷敵海上逃路任務,得手後即由馬尾向福州攻擊前進;以29軍為右路軍,由南平出發翻越沙縣、永泰大山,擔任攻佔福清、宏路,截斷福州朱紹良與廈門方向的湯恩伯兵團的聯系,斷敵從陸上南逃的任務;以28軍為中路軍,擔任古田向福州正面攻擊任務。”
葉飛:“從閩北三年遊擊戰開始,我兵團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步一步走過來才有今天,這實在不易。我感謝各位的密切配合,我感謝我兵團戰士英勇頑強勇敢殺敵。如今,最後的決戰就要開始,我們一定要打好這一仗,為即將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上一份厚禮!我相信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葉飛、韋國清決定8月6日發起進攻。
福州國民黨軍隊第六兵團。朱紹良、李延年心急如焚,等待湯恩伯的救援。
15日下午3時,攻城戰鬥打響,三路大軍密切配合,直逼福州。31軍由東向西,28軍由西向東對福州發起總攻。朱紹良、李延年部拼命i抵抗,當日黃昏退至閩江以南。
16日晚,國民黨福州綏署主任朱紹良、第六兵團司令李延年一面乘飛機逃往臺灣,一面令所屬部隊連夜搶渡烏龍江,由福廈、福永公路南逃。
葉飛命令29軍堅決堵截,28、31軍迅速追擊。力求殲敵於烏龍江兩岸永泰、福清以北地區。
17日晨,28、31軍各一部進入福州城,兩軍以一部兵力警戒福州,主力部隊分路追堵敵人。
8月23日,福州戰役勝利結束。殲滅守敵一個兵團部、5個軍部、14個師,總計4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