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五 千裡追擊下贛浙
敵軍防線被擊破,潰不成軍急逃脫,
陳賡立馬南昌城,千裡追擊下贛浙。
長江防線一擊即破,是在劉伯承意料之中,但是,國民黨軍隊跑的這樣快,卻超出了他的預想之外。他判斷:戰局急轉直下,敵人仍有繼續組織頑抗的可能。目前京滬鐵路京杭公路已被三野切斷,浙贛鐵路和徽杭公路就成了敵人退卻的唯一通道。他以全力直出貴溪、上饒、歙縣,以指向浙贛路,進賢至義烏之線。這樣既可以割斷蔣桂兩敵之聯系,又可放鬆桂敵而以全力迂迴蔣敵之側背。”
劉伯承命令陳賡4兵團,不進南京,而沿5兵團右側出上饒東西地區。協調第、4、5三個兵團分三個方向,齊出浙贛線上,展開跨越500公裡的大追擊。
陳錫聯、謝富治率第三兵團的第10、11、12三個軍為左路,直指金華、龍遊。
楊勇、蘇振華指揮的第五兵團的第16、17、18三個軍為中路,直指衢縣、江山。
陳賡率領第四兵團的13、14、15三個軍為右路,直指橫峰、貴溪。
三個兵團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就進軍到皖南、江西東北和浙江的大部分地區。
5月6日,49師攻佔了清湖鎮,把敵人南逃的脖子卡住了。
5月16日,1師,接到陳賡搶渡撫河,解放南昌的命令。
5月22日南昌解放。
南昌的解放,標誌著第二野戰軍渡江作戰任務的全面結束。在渡江戰役中,二野殲滅敵人10萬餘人,解放了安慶、金華、上饒、南昌等86座城市和皖南、浙西、閩北、贛中廣大地區。
述評:“宜將剩勇追穹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渡江戰役第二階段,追擊敵人,前出浙贛。日夜兼程,冒雨前進,第二野戰軍前出浙贛線,迂迴敵側背,切斷湯恩伯與白崇禧集團之間的聯系,既保障了第三野戰軍聚殲被圍之敵,又解放了浙贛大片土地和城鎮。實現了陳賡20年前的帶兵再回南昌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