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七 神奇用兵打老閆
用兵神奇司令員,向前率兵打老閆,
連續戰鬥四十天,六萬打敗十多萬。
敵情:
1948年5月,在人民解放軍攻克晉南軍事重鎮臨汾後,國民黨軍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以5個軍部、14個師、3個暫編總隊,以及22個保安團、21個保警大隊等,總兵力約13萬人,構成以太原為中心,以同蒲鐵路(大同至風陵渡)為骨幹的晉中防禦地帶,並以其13個團組成“閃擊兵團”,進行機動作戰。
我情:
以第1兵團第8、第13縱隊,太嶽軍區部隊,北嶽、太行軍區部隊各一部,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部隊一部,共49個團6萬餘人,由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第1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徐向前統一指揮。
戰鬥經過:
6月11日,先以呂梁軍區3個旅進至汾陽、孝義間打擊搶糧的國民黨軍,並攻佔仁巖等地;12日,太嶽軍區部隊攻佔靈石。
13日,閻錫山令“閃擊兵團”分別由汾陽、孝義、平遙、介休等地出動,企圖殲滅呂梁軍區部隊於高陽鎮地區。
呂梁軍區部隊進行奮勇阻擊,至17日雙方形成對峙。第1兵團為誘使“閃擊兵團”回竄,求得在運動中殲其一部,18日以第8、第13縱隊從平遙、介休東南山地隱蔽北進,實施迂迴,19近平遙、介休間鐵路線,並待機殲滅回竄之“閃擊兵團”主力。北嶽、太行軍區部隊和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兩個旅分別破擊榆次至太谷間與太原至忻縣間的鐵路,阻止與箝制由太原方向南援之國民黨軍。
20日,“閃擊兵團”發覺退路受到威脅,立即星夜奪路回撤。21日,當“親訓師”、“親訓炮兵團”進至張蘭鎮以北地區時,第8縱隊和太嶽軍區部隊當即發起攻擊,激戰3小時,殲其大部,其一部退入張蘭鎮,24日與駐該鎮的暫編第45師新兵團一起被太嶽軍區部隊殲滅,“閃擊兵團”餘部撤回平遙。
在此期間,呂梁軍區部隊和第13縱隊分別殲滅閻錫山部第70、第71和暫編第日,繼將由平遙北撤之第19軍軍部、暫編第40師,壓縮於祁縣西南北營村,24日將其主力殲滅於北營村,僅其先頭團逃向祁縣。
閻錫山對解放軍的迅猛攻勢極為驚恐,急令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兼野戰軍總司令趙承綬率暫編第10總隊到太谷坐鎮指揮,調整兵力,企圖在祁縣、平遙間與解放軍決戰。
第1兵團遂以小部隊在祁縣地區與國民黨軍周旋,主力於29日揮師北上,乘虛直搗晉中腹地,在榆次、太谷、徐溝間開闢戰場,創造戰機。
為迫使趙承綬集團就範,徐向前令太嶽軍區和北嶽、太行軍區部隊於3日大舉破擊榆次、太谷間鐵路,攻克北陽、東陽車站。
趙承綬在後路被切斷的情況下,急令第71師、暫編第46師和暫編第10總隊在炮火和飛機的掩護下,輪番猛攻董村陣地,企圖打通北撤道路。
太嶽軍區部隊堅守陣地4晝夜。與此同時,北嶽、太行軍區部隊也擊退了由榆次南下增援的第68師,終於將趙承綬集團全部攔阻在太谷及其附近地區。
6日,陷於困境的趙承綬集團企圖由榆次、徐溝間奪路北逃,恰入人民解放軍的預設戰場。
7日晨,第13縱隊與第8縱隊一部分路追擊,切斷通向徐溝的道路;北嶽、太行軍區部隊在太嶽軍區部隊的協助下,自東陽鎮地區向西,截斷了通向榆次的道路;7日晚,第8縱隊主力一舉殲滅祁縣守軍後,兼程北上,進入太谷以北地區;呂梁軍區部隊進到榆次西南永康地區。
至此,將趙承綬集團全部包圍於大常、小常等村鎮東西約10公裡、南北不足5公裡的狹長地域。
8日,趙承綬集團為突出重圍,分路向榆次、徐溝方向展開猛烈攻擊,在解放軍各部的堅決打擊下,均未得逞。
9日晚,第1兵團調整部署,採取緊縮包圍,穿插分割,逐村攻殲的戰術,於10日發起總攻。太嶽軍區部隊激戰至16日,殲滅趙承綬野戰軍總司令部和第8師)全部,俘趙承綬。
此時,晉中地區其他各地國民黨軍懼怕被殲,紛紛向太原撤退。解放軍當即乘勝追擊,先後殲滅暫編第9總隊和第43軍軍部,第70師和第61軍軍部,第69、暫編第37、第40師各一部。21日,解放軍各部隊直逼太原城郊,達成了對太原的合圍,戰役結束。
述評:
戰役歷時40天,連克縣城14座,殲敵10萬。是中國戰爭史上靈活用兵、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6萬打敗10萬。此戰的勝利,為爾後奪取太原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