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十七 舉國歡騰昆侖山
舉國歡騰昆侖山
南北孔道萬重山,日軍發兵搶在先,
反攻南寧白崇禧,一舉奪回昆侖關。
1939年10月16日,日軍第21軍轄第18、第104師及臺灣混成旅。為了執行萬人統統由今春均指揮,負責南寧作戰。24日佔領南寧後,分兵各處據守。
白崇禧說:“南寧以北是崇山峻嶺,地形錯綜複雜。由南寧北通內地有左右兩條公路,左一條是邕武公路,由南寧西北行40裡,經高峰隘通武鳴;右一條是邕賓公路,由南寧投東北方向,行百裡,經昆侖關通賓陽。控制了這兩條路,就控制了南寧與內地聯絡孔道。右路是通往柳州、桂林的近路,故昆侖關比高峰隘重要。自南寧到昆侖關依次有四塘、五塘、六塘、七塘、八塘、九塘諸隘口,直至昆侖關。且自南而北山勢愈益高聳,故一關比一關險峻。公路九曲盤旋,雖只有百裡卻有一半隘路。日軍左路佔領了高峰隘,右路佔領了昆侖關。要恢複南寧,必須先收複昆侖關與高峰隘。”
兵力部署:北路軍徐庭瑤統38集團軍轄第5第6兩軍四個師,由賓陽南下強攻昆侖關;東路軍蔡廷鍇統第26集團軍,轄第46、66兩軍四個師,以陸屋、靈山為依託,攻擊欽寧公路阻敵增援昆侖關;西路軍夏威統16集團軍四個師,以一半兵力圍攻高峰隘,打通邕武公路,分散日軍注意力,策應北路進攻昆侖關,另一半兵力繞攻四塘,阻南寧敵軍沿邕賓公路救援昆侖關;其餘部隊置於後方,為總預備隊。
昆侖關是敵人中心陣地,守軍約一個步兵營。一個炮兵連,共千餘人。昆侖關以南,九塘有日軍一個步兵團,八塘有日軍騎兵一個團、步兵一個營。三處日軍約5000人。昆侖關東面和西面各四裡處均有高山,昆侖關雄踞於賓寧公路,正鎖住通道。日軍工事依山而成,並有多層鐵絲網。北路主力是杜聿明第5軍,也是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裝備由蘇聯進口,部隊由蘇聯顧問訓練。下轄三個師。其任務區分是:榮譽第一師為左翼,從正面強攻昆侖關;新22師為右翼,繞攻五塘、六塘,阻敵增援昆侖關;加派兩個補充團為左支隊,繞攻七塘、八塘,第200師為預備隊。
一師乘夜暗派偏師,分佔昆侖關東、西兩面高地。天剛亮,數十門重炮對準昆侖關日軍陣地齊射,日軍陣地被炸毀,守軍傷亡過半,餘者驚慌失措,滿山亂跑逃避炮擊。中國步兵沖殺上去,只一陣昆侖關主陣地便被中國軍隊佔領。
日將中村正雄率3000援兵,出南寧向昆侖關進發。中村經這三次受傷,血濺全身。終於一命嗚呼。
中村死後,日軍群龍無首,愈是混亂。三三兩兩,奪路而逃。清點戰績,計斃日軍五千,傷敵加倍,繳獲槍支、火炮、彈藥並一應軍需品,不計其數。且擊斃日軍少將旅長一員。
評述:中國軍隊具有愛國思想,加上裝備機械化,又有良將指揮,一定能夠打敗日本侵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