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秦昇的官位在來護兒之上,但他並沒有在來護兒面前擺什麼上官的架子,反而緩步上前,躬身對來護兒行了一個晚輩禮道:
“來公之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足慰平生。”
來護兒雖說是老將,但人老成精,最是精通人情世故,哪裡敢在秦昇面前倚老賣老,當即上前扶住秦昇,嘴上不住道:
“秦大將軍這是折煞末將了。”
隨後,兩人又寒暄客套了一陣,來護兒才指著身後一眼看不到頭的戰船和龍船,跟秦昇道:
“此次征討高句麗,陛下命末將出動大小戰船六百餘艘,龍船五百餘艘,合計一千兩百多艘,全聽從秦大將軍調遣。”
秦昇看著來護兒身後的上千艘戰船,點了點頭,隨後有些歉然道:
“來公資歷在我之上,又曾經領兵征伐過高句麗,比我更熟悉高句麗的情況,此次給我做副將,實在是有些委屈來公了。”
“秦大將軍說的這是哪裡話。”
來護兒聞言頓時正色道:
“軍中從來都不是論資歷而是看戰功,秦大將軍雖然年輕,卻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先後破瓦崗,平河北,敗高句麗人,為大隋立下了不世之功,我來護兒是自愧不如。
如今末將能輔佐秦大將軍再徵高句麗,是末將的榮幸才對,又哪裡有什麼委屈呢!”
說到這兒,來護兒突然躬身向秦昇行了一禮,神情肅穆道:
“說起來,末將還要感謝秦大將軍對我來家滿門的救命之恩。”
“來公此話何意?”
秦昇聞言不由微微一怔,隨即很是不解問道。
因為他和來護兒見都沒見過,哪來什麼救命之恩。
來護兒聞言不由重重嘆了一口氣,隨即解釋道:
“秦大將軍有所不知,當初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叛亂之時,曾經派人假扮欽差去我軍中宣旨,要末將帶著幾個犬子回江都見駕,當時末將沒有多想,便立即帶上幾個犬子返回江都。
待末將和幾個犬子走到半路,才得知了江都兵變的訊息,登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若不是大將軍搶在末將和犬子回到江都之前便平定了宇文化及和驍果軍的叛亂,恐怕末將和幾個犬子就要死在宇文化及和叛軍手中了。”
秦昇聽到這裡這才恍然大悟,想起歷史上來護兒確實是在江都之變後在入朝途中被叛軍抓住,隨後被叛軍殺害。
如此說來,自己倒當真是救了來護兒一家性命,這個救命恩人的名號倒也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