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瓦崗七將挾持李元吉反出長安之事漸漸被城中官民淡忘之時,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卻突然再一次將這件事推上了風口浪尖。
他聯合朝中十幾名交好的大臣,一起聯名彈劾齊王李元吉,說正是因為齊王李元吉光天化日之下當街擄走軍中大將李君羨的妻子,在李君羨上門討要之時不僅沒有將人還給他,還藉機狠狠羞辱了李君羨一番,逼得李君羨一怒之下跟另外六位瓦崗降將一起殺進齊王府,挾持李元吉反出長安。
事後,李元吉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不僅將齊王府的知情人都殺了個乾淨,還派人假扮匪徒將那些當初被他擄走的女子和她們的家人給滅了口,簡直是天理難容,人神共睹。
因此,獨孤懷恩和十幾位朝中大臣在奏摺中強烈要求李淵嚴懲齊王李元吉,給軍中將士和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而且不知為何,這封聯盟彈劾齊王李元吉的奏摺明明是送到李淵的御書房的,可是不到一天的時間,卻鬧得整個長安城街頭巷尾人盡皆知,瞬間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誰都沒想到,堂堂大唐齊王,竟是這麼一個禽獸不如的畜生!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群情激憤,紛紛要求大唐皇帝李淵嚴懲自己的惡子。
不少正直的大臣也紛紛跟著上書朝廷,認為不殺齊王李元吉不足以平民憤。
更有甚者直接辭官歸隱,寧可去做一鄉野村夫,也不願意與李唐皇室為伍。
因為誰都清楚,齊王李元吉犯下如此惡行,作為他父親的大唐皇帝李淵不可能一點都不知情,甚至有可能就是他縱容的結果。
如此教子無方,甚至縱容兒子殘害百姓的昏君,根本不值得他們效忠。
而一向支援李淵的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這次雖然沒有跟著落井下石,卻一直保持著沉默。
可有時候,沉默就是最強烈的不滿!
更令李淵驚惶不安的是,駐紮在長安城內外的軍隊開始出現了將士逃亡的現象,一開始只是一些從別處投降過來的將領和士兵逃亡,後來一些很早就追隨他們李家的將士也開始跟著逃亡。
畢竟李君羨之事可謂是徹底寒透了他們的心,自己在前線拼死拼活在衝殺,難道守護的不是他們李家的江山嗎?
可他們李家對他們的回報難道就是縱容齊王李元吉擄走他們的妻子去淫樂嗎?
這樣的李家又有什麼資格再讓他們這些將士去效忠。
在一連串的打擊下,李淵終於病倒了。
他病倒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身邊的宦官去將次子李世民宣召到自己的寢殿。
待見到李世民,李淵便用手重重捶打著龍榻,老淚縱橫悔不當初道:
“二郎,朕悔不該當初不聽你之言,以至於事情鬧到如此地步。”
李世民對此只能沉默以對。
因為早在李淵決定為了保全四弟李元吉和李唐皇室的名聲而選擇顛倒黑白,甚至不惜濫殺無辜之時,他便想到很有可能會有如此結果,只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他也不難猜到,以獨孤懷恩的那點本事,絕無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查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收集到足夠的證據,因此此事很有可能是秦昇安插在長安城中那些細作的手筆,目的就是讓他們李唐皇室從此聲名掃地,徹底失去對有才之士的吸引力。
想到此處,他不由暗暗嘆了一口氣,心中不自覺湧起一陣無奈。
他當初第一次見到秦昇之時,便覺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測,不止一次暗暗慶幸還好秦昇是他們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們李家的敵人。
可沒想到因為父親的短視,妹妹的不堅定,最終還是讓秦昇站在了他們李家的對立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