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李世民匆匆趕到大興宮的御書房,卻看到太子李建成和尚書右僕射裴寂也在,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異色,知道今天想要說服自己父皇恐怕要難上加難了。
本來裴寂跟李世民的關係並不算太差,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不錯。
畢竟當年就是李世民和裴寂、劉文靜三人一起謀劃的晉陽起兵。
哪怕是在李淵奪取關中,進位唐王之後,作為絕對心腹的裴寂也是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兄弟之間不偏不倚,兩不相幫。
可是因為劉文靜之死,裴寂擔心遭到李世民的報復,從此便徹底倒向了李建成,幾乎事事跟李世民唱反調。
偏偏李淵又很是信任裴寂,讓李世民對此很是無可奈何。
不過李世民深知謀取巴蜀之事關係到大唐的國運,即便是再難也要迎難而上,因此他只能深吸一口氣,上前躬身向李淵施了一禮,恭敬道:
“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微微頷首,隨後輕輕一抬手,面含笑意道:
“皇兒不必多禮。”
“謝父皇。”
李世民謝過李淵,隨後站直身子,垂手而立,靜待父皇訓示。
李淵看在眼裡,心中一時很是欣慰。
雖說當初百官勸進,自己這個次子是極力反對,但如今看來,他已經完全想通了,否則也不會這麼快就適應了他的新身份。
隨後,他看著李世民,沉吟片刻,隨即緩緩開口道:
“皇兒,近來朝中有不少大臣上書,言我大唐既已立國,也當立威,是時候該收復河東,一雪前恥了。
因此,朕今日召你進宮,是為了商討出兵河東,征討劉武周之事,不知你有何想法。”
聽完李淵之後並沒有立即表態,反而看向一旁的太子李建成和尚書右僕射裴寂,沉聲問道:
“不知兄長和裴相對此怎麼看?”
李建成和裴寂聞言不由相視一眼,一時間反而不好開口。
尤其是裴寂,他已經習慣了跟李世民唱反調,現在李世民先開口問起他的看法,他反而不知道自己該反對還是該支援出兵河東好。
他內心其實是傾向於支援出兵河東,但他更希望領兵之人是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理由也很簡單,出兵河東是關隴集團幾大家族的意思,若是反對出兵河東,無疑會得罪整個關隴集團,給他在官場上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相反,若是支援出兵,便賣給了關隴集團一個人情,將來有機會得到不菲的回報。
可若是讓李世民領兵去攻打河東,不僅會進一步鞏固李世民的兵權,而且李世民一旦率軍收復河東,必然威望大增,對自己支援的太子李建成顯然很是不利。
他本想含糊其辭敷衍過去,但眼見李淵此時目光也看向了他,顯然是也想聽聽他的想法,只能暗暗看了李建成一眼,隨即心一橫,牙一咬,連連搖頭道:
“回殿下的話,依臣之見,如今並非出兵河東的最佳時機。”
他寧可得罪整個關隴集團,也絕不能讓李世民藉著攻打河東的機會鞏固兵權,增加聲望,從而威脅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