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蓋蘇文的小動作自然瞞不過臨渝關守軍的眼睛,很快便有士兵將此事上報給了守將張金樹。
張金樹親自登上城樓,看著渝水對岸綿延起伏的高句麗營帳,一時之間也琢磨不透這些高句麗人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但他還是不動聲色吩咐關上計程車兵好好盯著高句麗大營的動靜,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即派人上報給他。
隨後,他便匆匆下了城樓,秘密去見了隋軍使者張公謹。
雖說張金樹已經決定投靠隋軍,但為了防止走漏風聲,打草驚蛇,壞了關門打狗此事一直秘而不宣,只有張金樹的幾個絕對心腹親信知曉。
對外,他們依舊還是燕軍,為燕王高開道守住臨渝關。
這也是高開道派出去的信使可以暢通無阻出臨渝關去給高句麗主將淵蓋蘇文通風報信的原因。
而張公謹則留在了臨渝關,作為秦昇和張金樹之間溝通聯絡的橋樑。
此時張公謹在聽張金樹說完高句麗大軍的異常舉動之後,也不由眉頭緊鎖,一時之間就是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高句麗人的意圖。
但他沒有多做猜想,而是當場提筆刷刷刷寫好一封書信,隨後喚來一名隨從,命他立即快馬加鞭送去漁陽城外的隋軍大營給十二衛大將軍秦昇。
他相信自己雖然一時半會兒猜不透這些高句麗人的想法,但大將軍身邊足智多謀之士如雲,一定有人能一眼看穿高句麗人的意圖,自己又何必非要去費這個腦筋呢!
……
果不其然。
隋軍大營這邊,郭嘉在看過張公謹的書信之後,一眼便看穿了高句麗人的那點小心思:
“高句麗人這是在玩欲擒故縱,想引誘我軍分兵去搶奪臨渝關,同時不惜一切代價加緊對漁陽城的攻勢。
大將軍不跟高開道打個兩敗俱傷,魚死網破,高句麗大軍是不會出手的。”
說到最後,郭嘉的語氣多少有些戲謔,聽得秦昇有些無奈一笑。
因為自從秦昇率大軍抵達漁陽城外,便一直圍而不攻,只是保持對漁陽城的圍困。
是高開道自己嚇破了膽,不斷派信使趁夜偷偷出城去向高句麗大軍求援。
秦昇對高開道的小動作心知肚明,卻從來都不派人去攔截高開道的信使。
畢竟,他還指望著這些信使能幫他將五萬高句麗兵馬引入甕呢!
只是沒想到高句麗人同樣打得自己的小九九,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來救高開道,而是指望用燕軍將士的鮮血來消耗他們隋軍的有生力量,從而給高句麗人一個漁翁得利的機會。
看來,想要將五萬高句麗兵馬引進河北,還得另外再費一番心思。
想到此處,他目光不由看向郭嘉。
因為他知道,郭嘉既然能一眼看出高句麗人的意圖,自然也能想出應對之策。
郭嘉感受到了秦昇的目光,也不再賣關子,當即輕搖摺扇,笑了笑道:
“既然高句麗人不是真心來救高開道,我看大將軍也不必再留著高開道和漁陽城了。
不如先直接攻取漁陽城,再全力去對付高句麗人。”
“可我軍若是強攻漁陽城,即使最終攻下了,也是死傷慘重,不是正中高句麗人的下懷嗎?”
錢傑聞言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很是不解看著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