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他秦昇是真把我們夏軍當降卒了,竟然敢對我們夏軍發號施令起來!”
河間郡,樂壽城,金城宮。
當從漁陽郡趕來的隋軍使者魏徵向竇建德和一眾夏軍大將提出要他們夏軍出兵相助之時,大將王伏寶再也忍受不住,當著使者魏徵的面大罵秦昇得寸進尺,竟然指使起他們夏軍來了。
其他夏軍將領也紛紛跟著起鬨,衝魏徵不斷說著對秦昇的不滿。
面對王伏寶和一眾夏軍將領的辱罵和嘲諷,魏徵絲毫沒有反唇相譏的意思,只是靜靜看向竇建德,想聽聽他如何表態。
因為他心中很清楚,不論下面這些夏軍將領如何聒噪,但在夏軍之中真正能夠一錘定音的人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主公竇建德。
此時竇建德輕輕抬了抬手,示意殿內的一眾將領安靜下來,隨後看向身為使者的魏徵,語氣平靜問道:
“秦大將軍派魏先生來跟我竇建德借兵, 是為了對付高開道,攻打漁陽城嗎?”
“不,竇公錯了!”
魏徵聽完連連搖頭,沉聲說道:
“秦大將軍並非是派在下來跟竇公借兵,而是邀請竇公一同出兵去討伐高句麗人。”
討伐高句麗人?
此話一出,竇建德和一眾夏軍將領都不由愣住了,顯然有些不明白魏徵的意思。
秦昇率軍北上不是為了征討高開道嗎?怎麼又跟高句麗人扯上關係了。
不知過了多久,竇建德才乾笑兩聲,語氣分明有些玩味道:
“看來秦大將軍是得到了你們陛下的旨意,準備四徵高句麗了,我竇建德在這裡倒是要預祝他旗開得勝,重新揚我大隋國威了。”
“哈哈哈——”
此話一出,在場的夏軍將領無不鬨堂大笑,笑聲中滿是嘲諷的意思。
之前昏君三次大徵高句麗,搞得天下大亂,差點就此亡了國,想不到如今還是痴心不死,執意要四徵高句麗。
面對一眾夏軍將領的嘲笑,魏徵並沒有過多解釋,只是緩緩從袖中取出柳城過來的鴿信,示意竇建德不妨看看再說。
很快,便有一名親兵從魏徵手中拿走鴿信,呈給竇建德。
竇建德在看過鴿信之後,面色陡然變得凝重,看得一眾夏軍將領不自覺止住了鬨笑聲。
雖說他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一個個心中還是隱隱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不知過了多久,竇建德才忍不住皺著眉頭道:
“自從大業十年,朝廷停止征伐高句麗之後,兩國之間便一直相安無事多年。
如今他們為何要突然進犯遼西,兵圍柳城,還要攻打臨渝關進入河北?”
此話一出,不少夏軍將領都不由神色一變,這才明白原來不是朝廷要四徵高句麗,而是高句麗人朝河北殺來了。
一時間,他們都將目光投到魏徵身上,想聽他解釋一下為何高句麗人會突然來犯。
魏徵對此只是淡淡一笑:
“竇公和諸位還不明白嗎?這些高句麗人可是有人請來的救兵哦!”
“有人請來的救兵?”
竇建德聽完依舊有些不解看著魏徵,隨後像是猛然想到了什麼,面色陡然一沉:
“魏先生的意思是說,是高開道為了對付你們秦大將軍,竟然不惜勾結高句麗人,公然邀請他們進犯河北?”
“竇公猜得一點不錯!事實正是如此!”
魏徵點了點頭,最終證實了竇建德心中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