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你有沒有覺得高開道的兵力部署很是詭異?”
漁陽城外的隋軍大營內,秦昇遠遠看著城門緊閉的漁陽城,目光很是意味深長。
他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徹底平定和安撫好原來羅藝治下的涿郡、北平和安樂三郡之後,便正式揮師北上,討伐盤踞漁陽郡的高開道。
奇怪的是,高開道似乎早就料到秦昇會率軍北上,提前放棄了漁陽郡的其他城池,將全部兵力收縮在漁陽城和臨渝關兩處要地,使得秦昇率領的隋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直抵漁陽城下。
可正是這種奇怪的兵力部署引起了秦昇的懷疑。
他能理解高開道為何要放棄漁陽郡其他城池,將優勢兵力集中在漁陽城。
畢竟漁陽城怎麼說都是他那個所謂的大燕國的都城,城中囤積有他多年搜刮來的錢糧,足以夠數萬大軍吃上一年半載。
除此之外,漁陽城同樣是河北重鎮,城高池深,固若金湯,只要防禦得當,守上一兩年根本不成問題,守到他們隋軍糧草耗盡,士氣不振,自然退卻。
但讓秦昇覺得奇怪的是,高開道竟然從自己的八萬兵馬中分出三萬人去守臨渝關。
臨渝關,又名渝關,因依渝水而建得名,又稱臨閭關、臨榆關,乃是河北進出遼東的咽喉要隘。
當年大隋前後三次征討高句麗,皇帝楊廣都是將行宮設在了臨渝關附近,以天子之尊督戰大隋諸路兵馬。
雖說臨渝關很重要,但那是對於大隋而言。
對於高開道而言,如今都城漁陽城都被隋軍兵臨城下了,他還分出三萬兵馬去守臨渝關,只能說是反常必有妖了。
此時李靖的目光同樣望著漁陽城的方向,眼神所有若是所思道:
“依末將之見,高開道之所以分兵去據守臨渝關,無非是有兩種可能。
其一是他害怕右武衛大將軍李景和遼西通守鄧暠率軍從臨渝關殺入漁陽郡,與大將軍一起圍攻漁陽城。
其二……”
“其二是他在等待他的盟友率領援軍軍從臨渝關殺入河北,好解漁陽城之圍。
因此,臨渝關他高開道無論如何都要守住,因為這關係到援軍是否能順利進軍河北。”
李靖話音未落,郭嘉便輕搖摺扇笑著從一處營帳內走了出來,順嘴接上了李靖的話。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秦昇哪裡還不明白李靖和郭嘉的意思,當即冷笑一聲道: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高開道的這個盟友應該叫高句麗吧!”
此話一出,在場一眾將領無不憤慨,紛紛要殺高開道以謝天下。
雖說天下很多人都說皇帝楊廣不該興師動眾去征伐高句麗,卻從沒有人認為高句麗人不該征伐。
畢竟自高句麗崛起以來,便不斷派兵攻打遼東,進逼河北,同時不斷對大隋的藩國百濟和新羅用兵,嚴重威脅大隋北疆的安寧。
尤其是在之前三次大隋和高句麗的戰爭中,高句麗人不知殺害了多少大隋的將士,扣押著多少大隋的臣民,兩國百姓之間可謂是有著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