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歷史上的劉文靜也是今年被李淵下令處斬。
而他被殺的原因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覺得當初太原起兵的時候,他和裴寂一個是司馬一個是長史,兩人平起平坐,相安無事。
可在唐朝建立之後,他自認為自己功勞明明比裴寂大得多,可裴寂的官銜卻遠在他之上,心中自然很是不平。
因此,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此後在朝堂上專門給裴寂唱反調,裴寂贊同的他一律反對,裴寂反對的他一律贊同,將他和裴寂之間的矛盾徹底激化了。
之後有一次他在和兄弟劉文起喝酒時,突然口吐怨言,拔刀砍柱,不巧被一個不受寵的小妾看到,當即讓其兄向李淵告密,誣告劉文靜謀反。
最終,在裴寂的挑唆下,本就對劉文靜有猜忌之心的李淵下旨處斬劉文靜和劉文起兄弟,籍沒家產。
只不過在如今這個時空,因為秦昇的出現,楊廣並沒有死在江都之變中,李淵自然沒辦法稱帝,只能一直做他的唐王。
而他的左右手劉文靜和裴寂依舊是丞相府的司馬和長史,地位相當,劉文靜雖說和裴寂不和,卻也沒有到嫉恨他的地步,自然也就沒有因為酒後口吐怨言被小妾告發最終被李淵所殺之事。
說起來,秦昇倒是變相救了劉文靜一命。
可現在,秦昇打算收回劉文靜這條意外撿回來的命了。
就在他打算跟楊廣詳細說說自己打算如何離間李淵和劉文靜之時,一名侍衛卻急匆匆跑進了御書房,口中高呼道:
“陛下,不好了,李景將軍派人從幽州來報,羅藝勾結李淵,趁著他出城與高開道作戰之時,率兵襲取了北平,李景將軍被迫率殘兵敗將退守柳城,形勢岌岌可危。”
“羅藝?他怎麼敢!”
聽到羅藝背叛自己投靠了李淵,楊廣不由龍顏大怒,氣得當場就將御案上的奏摺掃落一地。
不過秦昇倒沒有顯露出什麼驚詫之色,畢竟歷史上羅藝本就是在權衡利弊之後最終選擇歸順唐朝,如今只不過是因為蝴蝶效應提前一年發生罷了。
他甚至都猜得到羅藝為什麼要選擇在這個時候投靠李淵。
自從大業八年原幽州總管元弘嗣因罪被免去幽州總管一職之後,幽州總管一職一度空缺長達六年之久。
直到去年北平太守李景聽說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兵變企圖弒君,當即就不管不顧要親率一萬精兵南下救駕,直到中途得知楊廣平安無事才率軍返回幽州。
而楊廣得知了此事,有感於李景的忠義,便下旨正式封李景為幽州總管。
而羅藝跟李景素來有仇,擔心李景做了幽州總管之後報復他,便找機會投靠了李淵,趁著李景征戰在外,率兵襲取了北平,謀奪幽州總管一職。
此時,楊廣已經將目光投到了秦昇身上,因為如今他能派去北上支援李景的只剩下秦昇和王世充的兵馬了。
因為之前剿滅瓦崗軍不利,楊廣已經信不過王世充的能力,自然將救援幽州的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女婿秦昇身上。
秦昇明白楊廣的意思,不等他開口便主動請命道:
“臣願率軍北上,助李景將軍擊討羅逆,解幽州之危。”
“好!不愧是我大隋的十二衛大將軍!朕的好女婿!”
聽到秦昇主動請纓,楊廣自然是龍顏大悅,隨後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又補充了一句道:
“你此行北上,順道將竇建德高開道徐圓朗之流都給剿了吧,河北亂了這麼久,如今也該太平了。”
秦昇聞言一時有些哭笑不得。
自從他剿滅了天下勢力最大的瓦崗軍之後,感覺楊廣整個人又開始有點膨脹了,根本不將其他造反勢力放在眼裡。
待自己平了河北之後,不會又準備要自己四徵高句麗吧。
不過內心吐槽歸吐槽,秦昇還是對楊廣躬身一拜道:
“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