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便到了約定攻城的日子。
“咚咚咚——”
辰時一到,城東和城西的隋軍大營便響起了隆隆戰鼓聲。
城中的瓦崗軍聽到城外的戰鼓聲,紛紛拿起武器奔上城頭,一臉緊張看著城下的隋軍。
就連李密都換上了一身戎裝,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登上了西城的城頭,目光凝重遙望著城外的隋軍。
一些瓦崗將領看到李密出現,紛紛勸他下城,以免隋軍攻城時刀箭無眼,誤傷到魏公。
可他們的話卻遭到李密的嚴詞拒絕,說什麼也要站在金墉城的城頭,誓與城池共存亡!
因為他知道,如今他和瓦崗軍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再也輸不起任何一仗了。
若是金墉城破,他一樣活不成!
既然如此,他還不如親上城頭,與瓦崗將士並肩作戰,與王世充殊死一戰。
眼看魏公如此悲壯,城頭上的瓦崗軍頓時士氣大振,在一眾瓦崗將校的帶領下紛紛振臂高呼“魏公萬歲,瓦崗必勝”,一時聲勢如虹。
巧的是,此時西面隋軍的主帥王世充同樣不顧一眾將校的勸阻,一身戎裝騎著馬出現在了大軍的方陣前面。
因為他也知道,這一仗他王世充同樣輸不起。
若是贏了,他便是剿滅瓦崗的最大功臣,有機會取代秦昇成為楊廣跟前的紅人,一躍成為新的大隋權臣。
若是敗了,雖說可以將戰敗的責任全部推到秦昇身上,但他賴以發家的三萬精兵也會死傷慘重,不知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復元氣。
因此,這一仗,他只能勝不能敗!
他的女婿單雄信騎著馬跟在他身後,眼神複雜看著城頭上的瓦崗將士。
當初他離開瓦崗之時,曾在心中暗暗立誓,不論自己去投奔何人,絕不與瓦崗為敵,更不會對昔日的瓦崗舊友兵戎相向。
可為了幫岳父奪取回洛倉,他不僅違背了當初的誓言,還用很不光彩的手段暗算了昔日的好友常何,徹底拋棄了自己為人的信條。
如今為了助岳父攻取金墉城,他不得不再一次對昔日的好友和部下兵戎相向。
但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
或許說,從他離開瓦崗的那天晚上開始,他就沒有任何退路了。
想到此處,單雄信一顆心漸漸變得冷硬,眼中的不忍之色也漸漸消失不見了。
……
隨著王世充緩緩拔出腰間佩劍,指向金墉城的方向,大吼出一聲“殺”,一時間戰鼓聲如雷,號角聲嗚咽,一場攻城大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隋軍的幾十臺投石車率先發難,隨著投石車旁計程車兵紛紛拔出投石車上的弦鉤,投石車的臂杆紛紛彈射而起,將末端鐵兜上的石彈拋射出去,在半空劃過一道長長的弧線,重重砸落在了金墉城的城頭,頓時炸裂開來,一時碎石四濺……
不少瓦崗將士猝不及防,被飛濺的碎石擊中身體,頓時血肉模糊,捂著傷口哀嚎不止,慘叫聲一時此起彼伏……
更有一些倒黴計程車兵直接被石彈砸中,腦袋當場被砸個稀巴爛,腦漿和血肉迸射,死狀慘不忍睹……
其他將士還未來得及慶幸自己躲過一劫,又是一陣石彈雨襲來,頓時又是陣陣慘叫聲和哀嚎聲連成一片……
在投石車的掩護下,三萬隋軍推著攻城雲梯和攻城槌,如潮水一般朝著金墉城席捲而去……
此時金墉城的城頭上,李密的親兵紛紛勸他下城躲避,以免被隋軍的石彈所傷。
可李密卻一把推開他們,拔出腰間佩劍指著城下不斷逼近的隋軍大吼道:
“將士們,放箭,殺敵!”
眼見魏公親冒矢石,城上的瓦崗將士頓時大受鼓舞,紛紛頂著隋軍的石彈朝城下放箭。
城頭上一時箭如雨下,不少衝在最前面的隋軍應聲倒地,慘叫不止……
眼看城上的敵軍做出反擊,王世充當即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衝上前,大聲為士兵鼓氣道:
“全力攻城,言退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