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叛亂的驍果軍已經被擊潰,宇文化及、司馬德戡和裴虔通等一眾主謀自殺的自殺,被抓的被抓,可皇帝楊廣卻依舊待在西閣,遲遲不肯出來。
連裴虔通這種晉王時代就跟隨自己的心腹親信都能背叛自己,他不知道自己如今還能相信誰。
雖說秦昇剛剛幫自己平定了一場叛亂,可他和他麾下那些將士來路不明,在沒有搞清他們的真實意圖,或者其他進宮勤王的軍隊沒有到來之前,自己這個天子是絕不能輕易現身的。
倒是丹陽公主楊翎一雙美目時不時偷偷望向窗外,目光始終落在某個人身上,又在對方沒有注意到她之前飛快收回了視線,面色一陣嫣紅,就像是做了什麼壞事一般。
方才眼見父皇被宇文老賊用言語欺辱,她情急之下便說出了誰能殺了宇文化及父子自己就嫁給他為妻的氣話。
可沒想到最後自己竟然一語成讖,真的有一個叫秦昇的少年率領幾千義兵進宮勤王,不僅當眾斬殺了宇文成都,生俘了宇文化及,還助父皇平定了驍果軍的叛亂。
既然人家做到了,那自己好像也只能信守承諾嫁給他了,畢竟自己身為大隋公主,失信於人總是不好的。
就是不知道他娶妻了沒有,家中有沒有父母兄弟,好不好相處……哎呀,怎麼嫁個人這麼麻煩呀,早知道當初就不信口開河了。
楊翎的神色變化蕭皇后都看在眼裡,哪裡還不懂自己女兒那點少女心思呀。
她也忍不住多看了秦昇兩眼,發現是越看越歡喜。
這少年長得劍眉星目,一表人才,與自己女兒倒是郎才女貌,甚是般配,就是不知家世和人品如何。
不過他既然能在天子命懸一線之時率領義軍進宮勤王,救他們三人於水火,人品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
至於家世,差點就差點吧,反正剛才陛下已經開了金口,許諾封他為十二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和國公,今後放眼天下敢說身份比他還尊貴的真沒幾人了。
只不過最終要不要將女兒嫁給外面那個秦昇還是自己夫君說了算,就怕他嫌秦昇來路不明,不肯將女兒下嫁給他。
楊廣注意到了蕭皇后的欲言又止,再看看含羞帶怯的女兒,哪裡還猜不到是怎麼一回事,不由苦笑一聲,剛想開口說點什麼,卻突然聽到西閣外面傳來一聲異常驚喜的“皇祖父”。
乍一聽到這個聲音,楊廣不由身軀一震,隨即循聲望去,竟看到已經幾年未見的孫子楊侑此時正跪在西閣外面淚流滿面呼喚著自己。
看到楊侑那一刻,楊廣終於明白為何自己方才聽到秦昇這個名字只覺得似曾相識,原來他就是那個挾持自己孫子叛逃出長安的李家叛臣。
如今看到自己孫子毫髮無傷出現在西閣外面,楊廣再也顧不上等其他勤王兵馬到來,立即奔出西閣扶起楊侑,紅著雙眼哽咽道:
“侑兒,你沒事真是太好了,皇祖父總算能給你父親一個交代了。”
楊侑卻說什麼都不肯起來,反而跪在地上失聲痛哭告罪道:
“孫兒對不起皇祖父,孫兒在長安僭越稱帝,冒犯了皇祖父天威,請皇祖父治罪。”
楊廣摸了摸楊侑的頭,隨即長長嘆了一口氣,好言寬慰道:
“李淵此人貌忠實奸,連皇祖父都被他給騙了,你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有什麼辦法,皇祖父不會怪你的。”
楊侑聽完心中越發羞愧,跪在地上不住輕聲啜泣。
此時,蕭皇后和丹陽公主楊翎也走出了西閣,扶起地上的楊侑,一齊好言安慰起他來,才讓他漸漸停止了哭泣。
眼見孫兒無事,楊廣才將目光投到楊侑身後的秦昇等人身上。
秦昇見狀,當即領著張遼和高順上前下拜行禮:
“草民秦昇(張遼/高順)參見陛下。”
楊廣見三人態度恭謹,禮節周到,並沒有因為剛立下護駕大功而出言無狀,心中頓時對他們三人好感大增,當即輕輕一抬手道:
“三位壯士快快請起。”
“謝陛下。”
秦昇三人謝恩起身,垂手站在一旁,絲毫沒有跟楊廣討要封賞的意思。
此時楊侑又在一旁為秦昇請功:
“皇祖父,要不是這位秦壯士帶著孫兒逃離長安,又一路護送孫兒到江都,恐怕孫兒這輩子都見不到皇祖父了。”
楊廣聽完輕輕點了點頭,隨後看向秦昇,沉聲問道:
“秦昇,你救朕的皇孫在先,又救朕一命在後,朕要好好封賞你。
朕今天就破例一次,讓你自己說出想要什麼封賞,只要不是太過分,朕都可以答應你。”
丹陽公主楊翎一聽這話面色沒來由一紅。
父皇真是的,這種話怎麼好讓人家自己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