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帝楊廣和蕭皇后在江都宮對飲之時,宮外的宇文化及府上,眾多將領難得齊聚一堂,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這些人中,除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還有驍果軍中的司馬德戡、元禮、趙元樞和馬文舉,掌管宮門禁衛的監門直閣裴虔通,醫正張愷,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勳侍楊士覽。
他們之所以能夠聚在一起,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他們都是關中人。
他們隨從皇帝楊廣滯留在江都已經快兩年時間了,可返回關中的日子依舊是遙遙無期,使得每個人都是思鄉心切,只能有事沒事聚在一起借酒消愁,相互之間發發牢騷。
隨著李淵奪取關中擁立代王楊侑稱帝的訊息傳到江都,每個人都不由擔憂起了自己家人的安危來,心中對皇帝楊廣的怨恨也由此加深了不少。
在他們看來,楊廣明明是天下大亂的罪魁禍首,卻帶著他們躲到江都偏安一隅,不敢返回長安,以至於將關中之地拱手讓給李淵,連累他們的父母妻兒如今生死難料。
此時幾杯酒水下肚,趙元樞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怨氣,突然拍案而起道:
“不管了,這個月的月圓之夜,我趙元樞就算豁出這條性命也要離開江都,去關中跟我的父母妻兒團聚去。
哪怕失敗了大不了一死,也好過繼續留在江都受這種煎熬。”
說罷,他的目光從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掠過,沉聲問道:
“你們誰想跟我一起走的,現在就站出來!”
話音剛落,同屬驍果軍的司馬德戡、元禮和馬文舉便一齊站了起來。
片刻之後,張愷、許弘仁、薛世良和楊士覽也先後站起身來。
宇文化及也想站起來,可他看了一眼旁邊安坐得穩如泰山的弟弟宇文智及,遲疑了片刻,最終還是沒有站起來。
司馬德戡看著端坐不動的宇文兄弟和裴虔通,也沒有再勸,反而對著其他人冷笑一聲道:
“當初皇上在來江都之前,命人建造了上千艘龍舟和樓船,將宮中無數珍寶都運來了江都,如今這些珍寶都存放在江都宮中。
既然我們大家決意逃回關中,何不在走之前鼓動將士們衝擊江都宮,我們好趁亂劫掠一些財物帶回關中。”
“好主意!”
沒想到第一個對此表示贊成的竟然是宇文化及。
他隨駕在楊廣身邊多年,比誰都清楚宮中那些珍寶的價值,隨便拿出一兩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即使他們宇文家根本不缺錢,也很難不為之心動。
另外幾人聽完司馬德戡的話之後,一顆顆心都不由跟著躁動起來,畢竟錢這種好東西,誰又會嫌多呢!
就在他們一個個都在躁動不安之際,廳內卻突然響起一個冷冰冰的聲音:
“難道諸位的志向竟僅止於此嗎?”
眾人循聲望去,發現說話竟是一直之前沉默不語的宇文智及。
此時宇文智及也緩緩站起身,看著廳內眾人,沉聲道:“皇上雖然無道,但帝王之威尚在,你們想要逃亡,無非是落得跟竇賢一樣的下場。”
聽宇文智及提到竇賢,在場眾人一顆顆本來躁動的心瞬間冷了下來。
畢竟掛在高杆上的那一百多顆人頭此時此刻還在滴血呢!
元禮見眾人露了怯,當即將手中的酒杯重重摔碎在地,瞪著宇文智及道:
“照你的意思,我們就該陪他一輩子老死在江都,終身不得回關中見自己的父母妻兒?”
“元兄誤會我的意思了。”
面對元禮的突然發作,宇文智及並沒有跟著動怒,面上反而露出一抹陰鷙的笑容,一字一句道:
“我是說,諸位既然已經決定背叛皇上,何不乾脆背叛得徹底一點,直接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