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回府的時候,二柱等人已經吃好喝好。
他乍一回來,便是喊著楊承文與寶柱二人,隨他進宮。
久安帝在宮裡設宴,要款待他一家子。
信王本想給寶柱換個好名字,但得知楊承文甦醒一事之後,卻也改了主意,直接在皇帝那兒記了個‘楊寶柱’的姓名。
之所以沒有公佈二柱的身世,是因為他留著寶柱另有用處。
有兩個兒子和一個擋箭牌保底,他不再擔心自己會因為失去繼承人,而在奪位一事上失利。
正廳裡,信王仔細的闡述著進宮需要注意的事宜。
楊承文以前也進過宮,對此並不陌生,但這是父親歸家之後,所說的頭一段話,他仍是提了神去認真聽。
信王主要是在和楊寶柱說,但他的目光卻不時瞥向一旁的二柱。
如預料中的一般,即便被頂替了身份,二柱仍是沒有露出半分不忿。
不知為何,看著他若無其事的樣子,信王心底忽然有些不悅。
他看著二柱開口道:“王曲,你可有什麼話要說?”
聽見他這話,楊承文與楊寶柱皆是詫異的望過去,將視線投到二柱那裡。
高志遠早已知道二柱的身世,這會兒與他們二人便有不同,只微微皺了皺眉。
二柱聽到自己被點名,不由愣了愣神,旋即搖頭:“王爺多心了,我一直覺得您的安排十分妥當。”
“王曲?!”楊承文聽到他的名字卻是一驚。
他現在有些驚弓之鳥的意味,稍與楊承曲有關的事兒,便過分敏感。
先前沒有做對比,他還看不出來多少。
可這會兒近距離看著信王與二柱,竟覺得他們很是相似。
“莫非這個王曲才是楊承曲?”楊承文心底暗驚。
對方先前的話,極有可能是要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好暗渡陳倉,達成目的。
這樣一想,他看著二柱的目光更是充滿了懷疑。
二柱聽他的驚呼聲,多少能猜出他此時的心思,便微笑道:“這是王爺替我取的名字,我堂哥王逸軒也說此字甚妙!”
王逸軒……王曲的這個名字是他提的?
楊承文眼中的懷疑之色不由凝滯,轉而流露出茫然之色。他有些看不透這局面了。
當前的情況,王逸軒可能是楊承曲刻意丟擲來的擋箭牌;
而換個角度考慮,王曲,也極有可能是楊承曲重生化名為王逸軒之後,刻意推出的擋箭牌。
他百思不解,深深苦惱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