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同行企業家都知道,我也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投資人,無論是投資珠寶還是網際網路以及高新技術產業,還算成功。
我在決定入手之前,考慮到的問題和巴菲特先生有一些差異。
我首先考慮到的是創造和等待的問題。
我贊同巴菲特先生講的,投資思維不是一個狹隘的思維模式,後面包含了很多專業性的知識。
背後的那些理念,要麼你一學就會,要麼一輩子也捉摸不透。
投資者不是精於分析超複雜資料的巫師,也不會編寫出複雜的電腦模型去發現潛在價值,尋找優質的投資機會,需要強大的自律能力去拒絕那些不那麼優質的投資誘惑,需要足夠的耐心去等待真正優秀的機會,並且可以準確判斷現在是不是最佳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
這就是我提到的等待。”
下面的投資者們記錄下了一個詞,叫“利益誘惑”!
有時候你表面上看到的利益並能夠完全轉化為你風投的利益。
巴菲特聽了翻譯人員的翻譯之後,點了點頭,蘇偉的話和他講到的“絕對利益和相對錶現”的意思類似,只是更加詳細了。
巴菲特露出了笑容,他承認蘇偉是一位優秀的風投專家。
蘇偉繼續說:“接著說我提到的第二點,創造。
投資的世界裡太多事情變得太快,所以我們需要明白規則背後的基本原理,這樣才能知道為什麼有些事情會發生,有些事情不會發生。
明白了規則背後的原理,我們可以去創造投資機會。
舉個例子,比如宏偉集團與長江集團收購英國泰晤士飲水公司的案例,單從這個投資的收益看,或許我們會虧損好幾年。
但是它背後的規則是英國政府和市場,我和李嘉誠同時看準了背後的規則,才會有宏偉集團收購立頓和華為合作推廣無線網路技術的事情發生,相比泰晤士的虧損,我們獲得的實際收益更大!”
巴菲特只顧著認真聽蘇偉講話了,親不自禁的鼓掌,他大腦裡對蘇偉提出的創造投資思維模式表示肯定。
但是風險很大,對臺下的投資者們而言,不可能去這樣做決定。
眾人見巴菲特鼓掌,也跟著鼓掌。
巴菲特稱讚道:“蘇偉先生的觀點很大膽,但是沒有脫離投資思維的框架。
聽了他的觀點,我現在明白了為什麼宏偉集團沒有投資失敗的案例?
因為蘇偉先生的思維模式是建立在對市場分析足夠清晰前提上的,就像他說的一樣,投資者不可能去編寫電腦模型探索市場潛力,但是我想告訴各位的是,蘇偉先生的大腦裡有一個電腦模型在幫助他分析市場!”
眾人楞住了。
非常震驚,巴菲特的話把蘇偉說的神乎其神。
但是從宏偉集團的實際運營情況看,蘇偉在投資界真能算一個神奇的人。
蘇偉轉頭看向巴菲特,兩人相視一笑,蘇偉的眼神是在感謝他的抬舉。
巴菲特接著講:“我想我有必要在補充一點,這一點對所有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
投資人必須要有內在的價值標準,而不是盲目的跟風判斷。
金融市場,股價下跌不代表一定是它公司業務發展不好或者價值下跌。
投資者一定要學會分辨股價波動和潛在商業真相。投資者們如果發現整體的趨勢是大家都在盲目地跟風買入或賣出,那麼他們一定要抵擋住這股趨勢才行。
當然你不能無視市場,因為市場裡蘊含著投資機會,忽視它等於犯錯,但你一定要為自己著想,不要讓市場牽著你的鼻子走。”
喜歡重生始於1990請大家收藏:()重生始於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