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大大小小的新聞釋出會出席了很多次,但是這次他有點緊張,或許因為一句話的表達不當就會讓媒體引導一個錯誤的方向。
他在講話前轉頭看了看坐在身邊的蘇偉,鎮定自若,給了他一定的鎮定作用。
任總作開場白,“歡迎各位媒體嘉賓、同行業的朋友們一起參加今天海思半導體公司成立的新聞釋出會。
我想在座的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華為科技成立海思半導體的目的是什麼?
華為作為中國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先鋒,一直致力於研發自己的技術,一直在追趕世界水平,當然我們的目標是超過世界水平。
這次華為科技把目標放在了晶片製造領域,無論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還是中國各大工業領域的應用,都離不開晶片支撐,我們國家每年在晶片上的進口相當於東南亞一些小國家一年的gdp,更可怕的是,最大利潤方還不屬於我們國內的企業,錢都被別人賺走了。
現在社會上的風氣很不好,拿來主義這種模式早就應該改變了,但是很多企業捨不得打破已經定型的模式和市場利潤,這一點我能夠理解。
就長遠來說,我依然堅信有自己的東西才能使一家企業活的長久。
所以,別人擔憂的事情,我選擇去做,華為選擇去做,我相信會有一個理想的結果!”
現場的掌聲反響還是非常不錯的,任總這一番話容易打動人心,讓人反思。
接下來的記者提問中,記者問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華為科技和宏偉集團之間的關係。
任總看了蘇偉一眼,蘇偉站出來親自作答,“我今天是以海思半導體公司的股東坐在這裡參加新聞釋出會的,宏偉集團每年會投資20億人民幣支援海思半導體公司的科研專案,後期也會根據公司需求以及技術升級等因數追加投資。”
記者道:“蘇董,我想問宏偉集團投資海思半導體有什麼技術上的需求嗎?”
蘇偉道:“沒有,是任總的決心感染了我!”
日笨記者接著問:“蘇董,技術研發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宏偉集團每年投入20億的意義在哪裡?”
蘇偉道:“如果作為一個生意人,我當然希望投資的每一個專案都有利潤可尋,但是作為一個企業家來講,我認為社會意義比現實意義要更大!”
韓國記者問:“蘇董,你有擔心過宏偉集團投進去的錢會顆粒無收嗎?如果海思半導體公司失敗,宏偉集團能否承受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蘇偉笑道:“能有什麼影響?一年20億對現在的宏偉集團來說就相當於廣告費支出而已,談不上損失。
不過就你提到的收穫的問題,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做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做一定不會成功。
也許會失敗很多次,但是首先我們的團隊已經組建起來了,我們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科研的理論行程,只要每次能夠進步一點點,總有一天會有所收穫的,所以我一點也不擔心,我參觀了華為科技公司,和任總交流了許久,很清楚華為現在的實力,值得一拼!”
喜歡重生始於1990請大家收藏:()重生始於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