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淡然道:“我不想評價常威的論文有沒有價值,但我想說,如果我讓桌上這種番茄大量上市,不知道他的轉基因番茄還有沒有市場?”
眾人吭吭暗笑,常威的論文正好是轉基因番茄的商業價值,這不被楊順piapia打臉嗎?
估計,用不了多久,番茄市場上,將會出現一個狠角色,和轉基因番茄硬剛一波。
又是小楊當戰士,熱鬧了喲,眾人心想。
飯吃完,還有的帶,楊順讓肖健陪著教授們採摘,沒收錢就送對方回學校了,農家齊歡樂嘛,開心就好。
楊順拿到一滿箱子的各種優秀植物種子,一頭紮進植化所不出來了。
他要在葫蘆口的山崖區域,種植這些植物,並且催生它們,努力讓它們變異,基因突變,尋找最優秀的進化物種。
轉基因,變異,雜交,說白了,都是對基因的操控。
但雜交是讓植物基因自己改變,這個速度極慢,因為同種植物的不同基因進行混雜,是盲目的,基因改變後還要經過大自然的嚴格考核,有用的就會生存下來,無用的死,往往持續數年,甚至上百年。
把植物種子送上太空,也是讓種子基因在強輻射等環境下,自然突變,這個突變速度比雜交要快,很多都是怪結果。
而轉基因,是定向準確地人工讓植物突變,速度最快,同樣沒有經過大自然的嚴格考驗。
楊順暫時沒有轉基因的技術,他的異能介於雜交和太空輻射之間。
在玉米上,他只需要變異出一堆各種各樣的玉米,再讓某些效能強勢的種類雜交,選擇他最需要的那種。
變異玉米,他沒有當成主糧的意向,他打算直接往生物燃料,也就是乙醇染料上發展。
新能源這一塊,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他要進入能源企業,和國內壟斷的兩桶油,幹起來!
………………
因為諾獎要到10月份才公佈,所以得獎大熱門楊順的行為,一直被有心人關注著。
陳沐陽接到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的邀請,副教授,綠卡,科研組,各種誘或全來了,他很猶豫,自己是應該回國,還是留在鎂國搞研究?
蔡司的紅斑狼瘡又有進展,新論文正在撰寫當中。
懷特教授還在研究轉基因,他又投稿了一篇給《ce》,並且多次參加國際會議,為轉基因技術搖旗吶喊。
人們發現,楊順太低調了,抗癌藥不斷給他賺錢,但他一不參加全球的抗癌國際會議,二不公開新技術發明,三不召開巡迴演講,似乎連諾獎都不在乎。
四月份,突然有一個新聞刷屏了,不僅僅刷了華夏國內,還刷到了國際上。
央視2臺財經頻道,播放了一個有趣的短片。
《有山有水有點田》,記錄了楊順隱居山林,在農村種田,順便搞搞科研的生活。
全國老百姓這才想起來,製作了那麼多藥物的楊順,原來本質上還真是一個農業大學的植物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