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智傑的試卷評分順利蓋過丹青生,那劉豐就會“偶然”的發現號弄錯了。
考房只是考試場所,只要試捲上的人名沒問題,這種小錯也不會引起什麼警覺。最多說是分配的時候馬虎,弄錯了,負責抽號的差役捱上二十板子,這事也就過去了。
第二種結果是最好的,完全不用擔任何風險。劉智傑現在作出一品文運的文章,更是讓劉豐覺得大局已定。
………
身處“一二一”號房的丹青生,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劉豐算計,還在提著筆,細細思索題目。
突然,從筆尖上掉下一滴墨汁,在白紙上留下一粒小點。
丹青生若有所悟,抬頭看向天空的太陽,突然想到自己前世時知曉的一首詩。那首詩流傳度很廣,恰好與今科縣試題目相符。
此類題目非我所長,這世界又無此詩,便借一下前人的智慧吧。
丹青生在心中道了一聲告罪,終於提筆落字。
“憫農”
兩個字剛剛落在紙上,便光華閃動。
落筆成輝,一品文運!
……
看到那亮光,三名考官同時輕咦。確認是哪個號房後,李王兩位督學同時向劉豐拱手恭賀。
“劉大人的公子果然才學不俗,也是落筆成輝了。”
“恭喜劉大人,今年的平原縣能人輩出,上峰必有嘉獎。”
“哪裡,哪裡,兩位大人客氣了……”劉豐一邊拱手回禮,一邊在心中膩歪。
到底是能作出絕對的人,果然有些才學。那樣的題目,竟然也“落筆成輝”。
不過就算作出一品文運的文章,和兒子平分秋色又能如何。看在我的面子上,李王兩位督學,肯定會點劉智傑為頭名。只是一個小考,這點偏向性無傷大雅。
……
在劉豐忿忿不平的時候,丹青生筆走龍蛇,又寫下了兩句詩句。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兩句詩詞一出,光華更甚。隱隱約約,有一股花香蕩漾開來。
……
“這……”
李王兩位督學一下就愣了,劉豐更是目瞪口呆。
這異象,已經超過了一品文運的境界。難道會是二品文運,妙筆生花?!!
不約而同,三人同時向“一二一”號房走了幾步。
……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詩成,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