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瀧之前的家鄉的龍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吹手伏在中艙,兩旁劃手十六人。篙師執長鉤立於船頭,稱作擋頭篙。船頭亭上,選面端貌正的兒童,裝扮成臺閣故事,稱龍頭太子。船尾高丈餘,牽繫彩繩,由擅長嬉水的小兒表演“獨佔鰲頭”、“童子拜觀音”、“指日高升”、“楊妃春睡”等節目。當代用來競渡的龍船,形制比舊時簡化了許多。船以色彩分赤龍、青龍、黃龍、白龍、黑龍等。船身、船上的羅傘旌旗等裝飾,以及劃手們的服裝乃至船槳,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龍舟短則七丈多,長則十一丈餘,划動時有如游龍戲水。福建的龍舟,船首雕刻龍頭,口能開合,舌能轉動。貴州的龍舟由三隻獨木船聯合而成,中間較長的一隻稱“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揮,兩邊的兩隻船身稍短,稱“子船”。
溫州各鄉都有龍船,各廟宇設香官神,專管劃龍船。每逢端陽節,有些地方要做新龍船,四月初一就擂鼓開殿門,祭香官神,開始造船。各地鄉風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開殿門,祭神後即開劃,俗叫“上水”,龍船歸去叫“收香”,鬥龍結束叫“散河”或“洗巷”,並把河龍船翻轉,次日再翻正,抬到廟中儲存,還要祭時官神,相傳這香官神是喜歡玩弄人的小兒神,所以俗語說青年人不安分,比喻香官。在劃龍船地區內,都要出龍船費用,請劃龍船的人吃酒,還要放鞭炮,設祭迎接,叫“擺香案”。龍船頭各處大同小異。有的在船身繪畫龍鱗,頭尾安置活動的龍頭龍尾,形狀較小,有的船身稍畫上幾筆龍鱗,亦無頭無尾,但形狀較大。每鄉龍船,各有固定顏色的旗幟,一鄉之內,有幾支龍船的話,也要用旗色區分標誌。以溫州南郊南塘河古老風俗為例,有的旗用藍色,龍頭、龍尾和船身都是藍色,叫做“青龍”,相傳四方只有東方蒼龍七宿稱龍,所以青是正色。這南塘河面,以莘塍為河主,所以莘塍東堂廟的龍船特別大,有十六檔,船面有四十四人,叫大青,算是龍娘。其他龍船上水,必須先到東堂廟朝見,廟司事要賞給彩紅,大青出來,各龍不敢和它競賽,其餘小的都叫青龍,其他黃色的叫黃龍。
旗白的,船的顏色也是白的,俗稱“白龍兒”。如是紅旗,船身也染紅色,叫做“紅霓嶺”等。因南言赤色,是水龍,性情急躁,所以改了個名,是避諱的意思。龍船中惟獨沒有黑龍,俗說烏龍是兇暴,也有說北方玄武是龜,爬得慢,不能鬥生,故全溫州沒有黑龍船。兩船競賽,水逐浪飛,兩龍相鬥,爭奪錦標,各鄉河道,各行分段,自為一區,鬥龍互不干涉,因此有大龍地、小龍地之名目。
而關於龍舟也是很講究的
龍船人數,額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稱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龍,船身十三檔,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後梢二,唱神一,司鼓二,掌鑼二,託香斗二,正合三十六之數。大龍有十八檔,兩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鑼、旗、唱神、託香斗六種執事十二人,就需四十八人。划船者穿衣,一船均依旗色。在蒼南等地,則定為白衣白帽子是吊念屈原。龍舟額定42人,劃者十三六,前後梢各一,掌旗一,擊鼓一,擊鑼一,唱神一,此四人俱站在龍舟中間。龍舟有十九檔,坐十八擋,前方向空一檔,龍舟在競賽時不調頭,而是人轉身反方向坐。龍舟的鼓聲很有節奏,轉身的鼓聲為密集點鼓。)
船面上,鼓在最中,兩旁劃的人要聽鼓聲,兩頭是梢槳,就是船舵,靠此端正舵向,所以俗語說:“鼓是令,梢是命。”鑼是聽鼓聲的,也有鼓動的作用。旗是分明船色,使岸上觀眾能夠辯認,只有執神杖唱神的,託香斗的,是為了奉香官神,在競渡中沒有作用。
在全溫州的劃龍船中,永嘉上塘、下塘一帶的龍船,最為出名。鬥龍在江流湍急的楠溪江中進行,十里長途,往返二十里。如果順潮而下,而中途潮漲,或者順潮而上,中途潮落,都要鬥到終點,不得停止。再加上沒有換向轉手,要一劃到底,它的尾端設定梢槳,把梢兩人,船頭也有兩人,以便保持船的首尾平衡。頭龍時,這兩人力捺龍頭,與三十六把槳一齊行動,有加強速度的極大作用,途長水逆,風緊浪急,鑼鼓聲喧,喊聲震天。
“這個龍舟的做工很不錯啊。”羽瀧在一旁摸著龍舟。
“對,這個龍舟選料的非常講究的,尤其是選用二十多米的木材非常難找。”
“杉木和樟木是造龍舟的上好木料。造大龍舟,最困難的是尋找木材。要尋找25米長以上的整木,將其切分成5片接成船底,這樣造出的龍舟才會堅固結實。這樣的木材只能在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樹頭的直徑必須在20厘米才能符合條件。”羽瀧在一旁為他們講解。
“在我們的家鄉龍舟的龍頭是寫意的、象徵性的。龍舟的“龍鬚”是將金箔紙折成約1平方厘米的小方塊,綁在一根對摺的紅布條上,象徵“龍鬚”;將一塊紅布折成三角形,釘在船頭,象徵“龍舌”;將6條龍鬚等距離分佈釘在“龍舌”上,這就成了“龍頭”。”
“當這些程式完成後,該的村的老人在龍頭前擺上“三牲”,持香對著龍頭祭拜。然後,一村民手持香爐,繞著龍舟轉了一圈。這意味著,將龍舟上的不潔之物驅走,龍舟變得聖潔而有靈氣。隨後,燃放鞭炮、燒金紙,儀式就結束了。”羽瀧在一旁說出自己家鄉的習俗。
“看不出,你的家鄉的習俗還是很特別的啊。”邁特凱在一旁拖著龍舟開始朝水域走過去。
喜歡妖尾火龍在火影請大家收藏:()妖尾火龍在火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