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這樣的狀況下,錦繡集團還要自己來賣電,事情做得太絕,等於要讓電網集團徹底去死,人家能樂意?
況且,錦繡集團從零開始,重新去建設龐大的電網系統,還要投入人力去管理,根本就是費時費力不討好。
還不如自己吸收些人員,老老實實只管發電,反觀電網集團,它擁有多年的經營與管理經驗,把賣電的事情交給他們,豈不正好?
當錦繡電力走出國門,同樣會全力支援國家電網,只要能幹掉別國的電網公司,對大家都有利。
當然,不管怎樣經營電力,極低近乎於無的成本,都會讓電價降到難以想象的程度。
或許是一角錢,或許是五分錢,也可能更低,甚至在某些領域進行免費。
只要電費低到這個級別,現有的産業格局,都將發生顛覆性改變,這就是李薇所擔憂的。
說會導致世界大亂,也絕不是危言聳聽。
先說電力傳輸,無線輸電的技術早已存在,只不過電波會衰減彌散,造成部分電能損失。
然而聚變發來的電實在太多,多到可以無視這種損失。
假如大規模採取無線輸電,這電還沒輸出去造成影響,電線生産商就會先倒閉大批。
其次,廉價電力的出現,會對石油産業造成致命打擊。
不光是作為能源,石油無法與幾乎免費的電能競爭。
連作為化工初級原料的來源,它也將不再是唯一,會變成可被取代的選擇。
比如煤炭,用它來合成有機化合物,步驟比石油更少更簡單,只是限於能源成本,不如有完整産業鏈的石油便宜。
只要能源足夠多,連滿地都是的石頭,都可以同來合成化合物。
兩種因素疊加,只要聚變發電成為現實,石油價格必然巨幅下跌,與之相關的企業,弱小的則會直接完蛋。
而整個世界上,與石油産業相關的有多少人?至少超過五億人,都是靠石油吃飯的。
上至國家與企業,下到工人與學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從業人員,會因此失業找不到工作,金融市場更是會亂作一團。
至於其它的影響,幾乎都是正面的。
人類目前面臨的許多難題,都是萬事俱備,只欠能源。
比如無土栽培,人造光源種植,這種技術早已成熟,只是受制於能源成本,效費不成正比。
當電能開始廉價後,可以直接建造農業樓,進行室內種植,大大提高種植效率,不再需要為有限的耕地發愁。
食物因此變得更便宜,即便全球有上百億人,也不會有人挨餓。
又比如說水資源,地球上有三分之二都是水,可絕大多數都是海水,能被使用的淡水僅有3.5。
只要聚變發電成功,電解海水的成本降低,所有幹旱地區都不會再缺水。
當饑餓與幹旱都被解決,地球環境徹底受到治理,還有比這更正面的影響嗎?
同樣,能源成本變低,會誕生大量新興工業,並且對舊工業的技術與流程,逐漸進行改造。
所有因為能源成本,而無法被採用,無法被大規模量産的更好工藝,都會得到施展舞臺。
可以說,聚變發電的成功,讓世界短暫“陣痛”之外,帶來的全是好處。
但不管是為誰考慮,聚變發電都無法一蹴而就,必須給世界調整與反應的時間。
樂康也懂得這個道理,聽李薇糾正之後,他立刻明白過來:“沒有自保能力之前,可以主動進行引導,唯獨不能透露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