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躲避戰亂,可有不少人逃入永樂邑避禍。
直到現在,天下因未大定,每個月永樂府都會發布“邀賢帖”,邀請天下賢士、名匠、富賈、鄉紳入住。因永樂府獨有的條件,一旦進去,對後世子孫入仕有大益,永樂府取秀才、舉人的名額數量可是照了燕京進行的,這是其他省府沒有的優勢。
永如今更在建“白鹿書院”,這是北燕自燕京書院之後的第二大書院,只要是書快論壇,就沒有不盼進去。更有傳言說,永樂府的郡主花園有天下最大的藏書閣,裡頭有最齊全的書籍,甚至還有天下最淵博的名士。
又有學子道:“給人下毒,阻人仕途,此舉到底狠毒了些。”
就算永樂府的學子人數多,可也不能這樣害人。
莫往之只聽得外頭鬧轟轟,沒聽分明,剛出來,就被差捕給抓了。
貢院外頭就是亂成了一鍋粥。
主考官大人朗聲大呼:“學子們,十年寒窗,只為今日,這件事已上達天聽,皇帝陛下已經知曉,會給大家一個交代。為方便刑部辦案,大家都散了吧,你們回去等著訊息。”
因科考在北燕剛開始,章程定得很嚴謹,學子們議論了幾句,各自散去。
永樂學子個個義憤填膺。
沈記客棧裡,莫九郎聽說罪魁禍首是太原莫往之與王道林,“莫往之,莫五郎?”
莫四郎悠悠輕嘆了一聲。
三天一場,他因自幼就不喜豆鼓,這種東西,北方人更喜歡些,並不大動。
莫九郎吃得也不多,可卻病得最重,第一科未考完就被抬出來治病。
要問他最恨誰,最是恨下毒的人。
這會兒聽說是莫往之幹的,“他不知道我們三兄弟也要應試?”
莫十郎道:“九兄,你當他們會念我們是一個祖父的孫子?難怪祖母看不上他們,還果真無情無義之輩。我第一科可考得不好,就忙著拉肚子了。”
他娶的是沈氏女,因沈家是從北方遷往廣陵,後又遷入永樂邑,他們有吃豆豉的習慣。因著妻子祖籍北方,莫十郎也吃得來豆豉、豆醬,且還吃了不少。
當他看到有人被抬出去,幾乎是抱著拼命要撐下去的信念,這才多撐了半日,好是後來有禦醫送來湯藥,他多討了一碗喝,感覺才好些了。第二日,拉肚止住了,開始第二場,他答得甚是滿意。
第一場考得不大理想,後來止住拉肚,狀況轉佳。
莫九郎可是第一場考一半就出來了。
從永樂府到燕京,這一路也吃了不少苦頭,現在算是白來了。
侍從進了客房,“四爺、九爺、十爺,太原莫家二公子身邊的姨娘來了。”
以前是喚郎君、公子,而今入鄉隨俗,侍從們亦照了燕京這邊的稱呼,換起“爺”來。
莫九郎氣不打一處湧上頭,“不見!”
侍從為難地道:“她說如果三位爺不見她,她就不走。”
“肯定是為莫往之那混賬來的,當我們永樂莫家的人都是泥捏的性兒?想怎樣就怎樣?”莫九郎看了眼莫四郎,“長兄,這回他們得罪的可是整個永樂學子,你要出頭,只怕會惹禍上身。”
莫四郎很是為難,不見,說他們無情無義。
莫十郎道:“長兄要見,只管見去,我是不會見的,害我們的時候,可曾顧忌我們三兄弟也要應考,算計、害起人來,可是半點也沒遲疑。”
有學子大喊一聲:“勉之、勳之、勃之,聽說刑部侍郎與張明鏡來了,這會兒正在問話,瞧熱鬧去!”
刑部尚書啊,這可是當朝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