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二舅一家人聚在清心堂陪莫老夫人說話。
莫老夫人抱著一個不到三歲的重孫,身邊還站了兩個大些的,最大的十二三歲,小些的七八歲。
因莫二舅一家的抵達,莫家上下很熱鬧。
陳蘅早起習武時,看到莫二舅的孫兒、庶子抱著書,或是朗聲高讀,或是低聲吟誦,這畫面,不知道的還以為誤入哪家學堂、書院。
她習她的拳腿,他們讀他的書,年紀小些的,看著陳蘅打得漂亮,不由自己的跟著動,沒學幾下,就被年紀大的抬用輕叩:“你又偷懶,明日阿耶要考校功課,若是背不出,我可不幫你說話。”
“長兄有沒有覺得表姑的拳腿很好看。”
“快背書。”
陳蘅用罷晨食去清心堂,花殿上的人更多了。
莫二舅母舉止溫婉地坐在一邊,“二老爺說,過了年,六郎的妻兒就留在廣陵家裡。六郎血氣方剛,身邊沒個女人服侍不放心。母親要不要賜一個侍妾去南疆?”
六少夫人半垂著腦袋,瞧不清她在想什麼。
莫老夫人問:“六孫婦,你怎麼想的?”
“孫婦想去南疆照顧六郎,只是三個孩子現下年紀小,怕是要勞三叔母、三叔操勞。”
莫三夫人無法相信地道:“你去照顧六郎自是好的,你撇下三個孩子去南疆,旁人照顧他們,哪有親娘照顧得好。”
莫六郎與妻子的感情最好,是莫氏這輩裡最恩愛一對,聽說當初家裡給莫六郎相的是姐姐,可莫六郎相中了妹妹,因為這事,六少夫人險些與孃家鬧翻,最終長輩們選擇了成全一對有情人。
情太深,自就容不得中間有旁人。
六少夫人為了不讓其他女人近丈夫的心,也算是拼了,看著溫順乖巧,卻說出讓莫三舅母幫忙看孩子的話。
她的三個孩子,大的不過七八歲,次子五六歲,女兒也只是三四歲模樣,還在她身邊,她就能說出來。
嫡長子是聽懂的,沒有因為母親要離開而有不捨。
最小的女兒似懂大懂,只對花殿上的點心感興趣,被乳母捧著點心盤吃點心。
莫二夫人道:“阿妍,我與你說了幾回,你就想不明白呢,你三個孩子還小,你去南疆怎麼成?那邊可與西魏打仗呢,你一個婦道人家……”
“母親不必再勸,我主意已定,待祖母的壽宴一過,我就去南疆。”
莫三夫人道:“從廣陵到南疆,這一路可不近,現下四下鬧賊匪,你一個婦道人家撇下三個孩子走那麼遠的路,讓家裡如何放心。”
莫老夫人道:“此乃大事,你且與六郎商量商量。”
外頭不太平,若是出了什麼事,可不好向莫六郎交代。
“當初成親之時,我與他說好的,他在哪兒我在哪兒,我不會與他分開的。”
莫二夫人不好說,她到底是繼母,說得多了,還說她這個繼婆母刻薄。
六少夫人說的都是什麼話,多大年紀了,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娘,還跟孩子一樣,說一出是一出。
上回,莫二夫人讓莫二少夫人勸,六少夫人根本聽不進。
男女情愛能過一輩子,偏她認了真,撇下孩子不管也要去莫六郎。
不就是送兩個侍妾過去照顧,她就不樂意了,寧可自己去,也不給莫六郎納妾。
六少夫人切切地望著莫三夫人,“三叔母出名的賢惠,往後還得勞三叔母看顧他們兄妹。”
莫三夫人笑:“即便是他們祖母照顧,也沒親娘照顧得好,你安心在家裡照顧三個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