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好,好,好。”翁路銘連連道好,“是我老頭子著急了,但是我的條件不變啊,記得給我拍的帥一點。”
翁路銘的話,讓幾人笑了起來,江波更是連連點頭。
“我們這就開始?”
翁路銘見著江波已經扛起了攝像機,不禁低聲的問道。
“可以開始,前輩對著攝像機介紹一下琵琶就好。”
蘇鳴的想法很簡單,琵琶、阮、二胡這幾種樂器,只拍攝它們的曲子。
如果能夠遇到製作高手的話,到時候再拍也不遲。
“我們現在所說的琵琶,其實是在南北朝時期,透過絲綢之路,一路傳回到中原的。
琵琶又名木字旁的枇杷。
這樣的命名,其實得益於它的演奏手法,‘推手為枇,引手為杷。’
在古代,很多抱彈類的樂器都有琵琶之名,比如阮鹹,四弦曲項琵琶,還有五絃直項琵琶。
四弦曲項琵琶在漢魏時,由波斯傳入我國,它的原名叫烏德,是西域遊牧民族在馬背上彈奏的傳統樂器。
隨後這中樂器經過歷朝歷代工匠與演奏者的改進和創新,才形成了現在的琵琶。
它的形制比五絃琵琶其實更大一點。
那柄琵琶就是四弦的。”
順著翁路銘的手臂,蘇鳴在牆上看到了掛著的琵琶。
“這類琵琶擁有梨形的音箱,它的頸部頂端成直角彎曲,也因此得名‘曲項’。
國內史料中如果單單說琵琶二字的話,那通常指的就是四弦的曲項琵琶。
五絃直項琵琶簡稱五絃,它也是梨形音箱,但是頸部並沒有彎曲,當年由印渡傳入我國的西北方,在南北朝的時候才傳入中原。
但是這樣的五絃琵琶已經失傳,現在會彈五絃琵琶的人,是在四弦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如果真的要嚴格說來的話,不能算作五絃。”
翁路銘的話,讓蘇鳴眼前一亮,他以為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五絃琵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