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府中,成都城內各大士族代表正在勸說董和舉兵叛亂。
在是否叛亂的事情上,董和一直非常矛盾。董和是一個很有眼光的人,他深知王嵩的厲害,不願也不敢與王嵩為敵。
但是,董和也是劉焉的至交好友,劉焉死前曾託董和照顧劉璋,當初在劉璋的事情上,董和也是表現得樣樣都護著劉璋,即便被劉璋貶為庶民,亂棒打出,可當劉璋危急之時,仍散盡家財去幫劉璋。直到劉璋投降王嵩,見王嵩善待劉璋,才肯擔任王嵩給的益州刺史之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董和一直很矛盾,既不願反叛王嵩,又不忍劉焉的孫子劉循因叛亂失敗而被殺。
這種態度,給了益州士族家主們很多的想象空間,在此敏感之時,紛紛秘密派人前來拜訪董和,希望拉攏董和一起叛亂。
吳家的代表是吳懿的兒子吳班,吳班對董和道:“楚公劉皇叔已讓龐統入蜀,益州群雄鹹服,十萬大軍盡皆聽從龐統號令。楚公又在夷陵拖著了趙雲的主力,益州大勢已定,董刺史何須再如此優柔寡斷?”
鄭家家主道:“蜀人皆知董刺史忠義,亦知董刺史出仕王嵩乃迫不得已,今如此良機在前,不可再猶豫不決也。”
龐家家主則直接威脅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也,若再拖延著不做決定,不論是劉備得了益州或王嵩保著了益州,董家滅族之禍皆不遠矣!
非友即敵的大是大非面前,豈容我等搖罷不定猶豫遲疑?”
龐家家主的話,董和自然是明白的。是到了最後做決定的時候了!
董和舉起右手,在空中懸停了半響,終於重重地拍在桌案上,然後大聲道:“好!我現在就答應了各位,請各位速回家中,調集所有家奴備用,只待閻行分兵救援嚴顏,我們就一齊動手,奪下成都的控制權!”
眾家主盡皆大喜,紛紛稱頌董和忠義無雙,英明睿智,是一個識時務,懂進退的忠厚長者。
一時之間,歌功頌德,馬屁如潮,讓董和有些飄飄然忘乎所以了……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了起來:“報告刺史大人,不好了,閻將軍帶著大批軍隊包圍了刺史府!”
董和一聽,大喝一聲道:“休得驚慌,閻行沒有處置一州刺史的權利!除非他也想謀反!”
話音未落,伴隨著兵刃相交和慘叫聲傳來,一大隊精銳士兵衝進大廳之中,將董和及各士族家主團團圍住。
緊隨在這隊精兵之後的,正是閻行,賈詡和王景三人。
董和聲色俱厲道:“大膽!擅自帶兵衝擊一州刺史府,你等意欲謀反否?”
“呵呵!”
賈詡哂笑了一聲道:“謀反?謀誰的反?是謀劉循的呢,還是劉備的?”
董和道:“我乃唐王親封益州刺史,除了唐王親自鑑署的詔令,任何人無權處置於我,否則就是造反!”
閻行大笑道:“正在造反之人,卻誣指他人造反,這真是本年度最大的笑話啊!哈哈,真是笑死我了!”
董和道:“你說我造反,可有證據。”
賈詡道:“現在還沒有證據,但有堂上這幫人在,很快就會有了。唐王早有密詔在此,見詔如見唐王。”
說罷,王景取出密詔,先出示給眾人,然後念道:“益州若有叛亂,賈文和可持此信執掌益州,有便宜行事之權。”
董和一聽,頓時像鬥敗的公雞,頓坐在地上,不再言語。
賈詡道:“我從此刻起,便奉唐王詔令,節制益州。益州刺史之職暫由王景擔任。堂上眾人涉嫌叛亂,全部拿下嚴加審查,待證據確鑿後,從嚴懲治。
城中所有軍隊,交由閻行統一整編。各士族家兵意圖謀反者,全部剿滅之!”
……
賈詡突然發動,一舉端掉了成都城內所有懷有異心之人。
成都城內,各家參與謀反計程車族,全部被滅族,其家兵家丁也悉數被殲或收編。
閻行原本手上只有三萬人馬,收編了董和的五千人和五千多投降計程車族家兵後,兵力上漲到四萬多人。
閻行給賈詡留下兩萬人防守成都,剩下兩萬人則在閻行的帶領下去救援嚴顏。
廣漢郡太守嚴顏,得知孟達領叛軍來犯,立即領兵堵在了雒城,想憑雒城擋著孟達。
可是,在孟達兵臨城下的當天晚上,雒城內計程車族家兵便發動了叛亂,開啟城門放孟達叛軍入城,嚴顏寡不敵眾,只好退出雒城退往涪縣。
孟達得雒城士族支援,兵勢更甚,加上又裹挾了一些青壯,兵力增加到八萬多人,雖然戰力不怎麼樣,但勝在人多。
嚴顏一敗再敗,只剩下五千人逃往劍閣。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