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樁當刀使!
馬超聽得一怔,隨即哈哈笑道:“好,等你找到了你的刀,讓我試試你的刀法!”
韓平也知道馬超是好武之人,大笑道:“一言為定,輸了請喝酒!”
一天之後,王嵩來到了范陽,第一時間便召見了韓平和韓鎮兄弟。
聽說了韓鎮的謀略,王嵩大為讚賞,稱其為智將。聽說韓平手撕活人,將曹軍大將撕成兩半,王嵩更是大為驚歎,連稱其為猛士。
典韋馬超心中有些不服,私下找韓平較量,竟然都只是打成平手,就算要分勝負,也是一百招之後的事情了。
王嵩又收得猛將,心中大喜,封韓鎮為嘉義將軍,封韓平為嘉勇將軍。
之後,王嵩讓人收攏袁軍起義的戰俘,共得二萬五千多人。
王嵩將這二萬五千人單獨成立一軍,以韓鎮為主將,韓平為副將。
這二萬五千多人,都是歷經了多次大戰倖存下來的老兵,也堪稱是一支精銳之師了。
軍隊整頓完畢,王嵩留下臧霸領三萬人守范陽,然後帶著本部六萬多人加上韓鎮的二萬五千人,共約九萬人,浩浩蕩蕩,一路向北去尋李典張合決戰。
大軍經過韓猛墓地時,王嵩下令紮營休整,舉辦隆重的儀式祭奠韓猛,又令人做了一塊三米多高的大碑,王嵩親自提筆在石碑上寫上“河北義士韓猛之墓”幾個大字,並在碑上刻了一首簡約版的《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國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韓猛節。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
韓鎮和韓平及二萬五千投效的袁軍,盡皆感動落淚,痛哭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