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叔父是說,“韓信善將兵,而高祖善將將”吧?”劉琦也不傻,立即明白了尹籍的意思。
尹籍欣慰他道:“大公子天姿聰穎,可謂統帥之才也,只要帳下有可用的得力大將,何須親自領兵作戰?”
劉琦道:“何人可為吾之得力大將?我又該如何做?還請尹叔父教導。”
尹籍道:“能助公子立軍功者,唯有劉備。劉備身經百戰,屢建奇功,區區張羨,絕非劉備對手。你明日可在州牧議事時主動請纓,並請以劉備為副帥,我會聯絡一些支援你的人助大公子度過此劫。”
說罷,尹籍向劉琦行了一禮,轉身而去。
這尹藉,便是劉備這些年對襄陽官吏的滲透成果之一。尹籍早看出了劉表非亂世雄主,劉表的二個兒子也非人主之姿,心生早有異心。後來經過與劉備多次接觸後,覺得劉備有英雄氣概,便暗中投靠了劉備。而剛才街頭這曲戲,也正是諸葛亮與尹籍商量好了的。
第二天,州牧府例會,劉表高坐堂上
尹籍出列,對劉表道:“長沙太守張羨,會同荊南其它三郡,割據一方,為害甚巨,宜早日剿滅,不可讓其繼續坐大,釀成後患。”
劉表道:“張羨勢大,前番曾兩次征伐,都不能競功,吾欲再次親征之,奈何最近身體稍有不適,此事容後再敘吧。”
劉琦主動請纓道:“孩兒願代父親領軍,掃滅荊南肖小,還荊州一片太平!”
劉表猶豫了一下,搖了搖頭道:“琦兒尚且年幼,軍旅之事非同小可。”
尹籍勸道:“主公已年近六旬,不宜過度操勞軍伍之事,但荊南叛亂,也不宜一拖再拖。依我看,琦公子至孝,願代父出征,此大善之事也。
至於統兵方面,若有身經百戰的將軍輔助大公子,必能馬到成功。”
劉表問道:“那依機伯之見,何人可以輔助琦兒去剿滅叛賊?”
尹籍道:“劉備足當此任,且劉備二萬大軍,甚是精銳,之前讓劉備屯守宛城,是為了讓他給荊州擋著曹操的威脅。
如今曹操與袁紹交惡,無暇顧及荊州,且主公又與曹操結盟,劉備屯兵宛城已無必要。何不讓大公子為帥,劉備為副征討荊南叛逆?”
劉表有點心動,但還是將目光轉向大舅子蔡瑁,想聽一下蔡瑁的建議。
沒等劉表問話,蔡瑁出列奏道:“大公子代父出征,孝心可鑑,劉備頗有勇略,此戰必可大勝!”
蔡瑁料定劉琦必然失敗,所以連忙表態支援,畢竟連劉表數次南征都以失敗告終,更何況是不懂軍事的劉琦?不論劉琦戰敗或是戰死,世子之位就都穩穩的是劉琮的了。
更何況,蔡瑁認為,憑自己的權勢和地位,只要軍需和情報方面動一動手腳,分分鐘可以弄死還是軍事小白的劉琦!
蔡瑁一表態,張允等人也紛紛附議,這情況倒讓準備了一肚子說辭的尹籍無處發洩,差點憋成內傷。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