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董聯盟解散後,受了刺激的袁術,開始了他的一路狂奔……
這次聯盟討伐董卓,讓袁術倍感鬱悶,原本以為盟主之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沒想到卻被袁紹得了盟主之位。
雖然袁紹是兄長,但袁紹只是他老爸隨性時“不小心”碰了一個婢女後生出來的,袁術才是袁家嫡子。袁術認為只有自己才能代表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紹沒有這個資格。
而且袁術歷任漢虎賁中郎將、後將軍,官職爵位一直都在袁紹之上,老袁家的家業還是要自已這個嫡子來繼承。什麼時候輪到袁紹來代表袁家做這個盟主了?
回到南陽之後,袁術立即召集手下武將和謀士共商對策。
“你們說,我要怎樣才能贏得了那個賤婢生的?“袁術氣沖沖地對一眾文武說道。
大家面面相覷,隔了一會兒,閻象站起來說道:
“主公與本初,兄弟也,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如今本初在北,主公在南,南北呼應,則袁氏霸業必成。若兄弟相爭,則禍起蕭牆也。”
袁術沉默不語,心裡卻對閻象之言非常反感。
楊弘上前一步道:“自古以來,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袁家又豈能有二個家主?主公乃袁氏正統,自當由主公代表袁家,創下萬世霸業。”
這話袁術愛聽!攘外必先安內,袁家內部必須先有共識!必須團結在嫡出之人——袁公路周圍,以他袁公路為核心去建設屬於袁氏的霸業。
袁術微微點頭,眾將也紛紛應和:“楊長史言之有理,我等都願為主公捨生忘死,創下萬世霸業。”
聽到大家回答得比較整齊,袁術臉色好看了很多,又開口問道:“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楊弘答道:“袁家四世三公,富可敵國,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只要得到整個袁家的支援,稱霸天下並非難事。所以,對主公來說,當務之急是要勝過袁本初!只要讓袁家徹底放棄袁本初,全力支援主公即可。”
袁術道:“雲濤楊弘字雲濤)之言,甚合我意,不知有何對策?”
楊弘道:“某有三策,可助主公勝過袁本初。”
楊弘足智多謀,深得袁術器重,乃袁術手下第一謀士。袁術聽說楊弘有三策,連忙道:“雲濤必有奇謀妙計,快請說來聽聽。”
楊弘道:“第一策,可向袁家族老哭訴,將袁隗大人及200多族人之死,歸罪於袁紹的好大喜功和無所作為。
第二策,請術士遊說族老,跟族老說,廣為流傳的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正應在主公身上。塗者,路也。主公名“術“,這“術”字的意思乃是“城中之路”;主公又字“公路”,亦指“路”也。只要讓族老相信主公有帝王命格,自然會全力有助。
第三策,主公當知孫堅得了傳國玉璽,現在孫堅雖然依附與主公,但拒絕承認擁有玉陛,主公也不能強逼他。
我的計謀便是請主公厚待孫堅,再令其出戰。戰場之上,刀槍無眼,若派人稍微向敵方洩露點機密……待孫堅戰死,則可逼其家人交出傳國王璽。
如果主公得了傳國玉璽,則更加名正言順,袁氏族老必然會鼎力柳助主公成就千古基業。”
楊弘侃侃而談,智珠在握,眾人盡皆拜服。
袁術哈哈大笑道:“雲濤真吾之子房也!”
於是袁術白衣素服,前往拜見各家袁氏族老,說自己怕觸怒董卓殺害洛陽袁氏族人,才不爭盟主之位,而袁紹好大喜功,不但爭了盟主之位,還故意觸怒董卓。給袁紹潑了不少髒水,袁紹身在河北,也無從辯駁。
之後,袁術又重金買動許家術士,向族老解釋說,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正是應在袁術身上,
又有術士對袁氏族老說:“漢朝以火德立國,袁姓起源於舜帝,而舜帝對應的是土德,“火生土”,所以按照順序,漢朝應該被袁氏取代。”
袁氏族老本來就有大部分是支援袁術的,經袁術一陣活動,立即全面動員起來,紛紛將十幾代人積累的財富都交給袁術用擴張勢力。
袁氏一族,富可敵國,除了財富之外,單是各房嫡系和旁系調來的家兵家將,就達到了五萬多人。
而袁術身為南陽太守,南陽又是個什麼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