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霧的內心獨白?珺雅這麼想,難道他把自己悶在心裡不說的話都寫在文章裡了?據說作家都有點這種“悶騷”的心理。
珺雅回想剛才看過的幾篇文章,不禁吐吐舌頭,“還不如把話爛在心裡”。
她準備退出這個在她看來十分矯情的公眾號並取消關注。
但是就在她將詩歌下拉到評論區時,看見了一個名字——行行重行行。
珺雅對這個名字印象深刻,因為在她把等待的希望都寄託在張霧的手機上時,張的手機螢幕上只出現了這個名字,並且出現了兩次。
“行行重行行”是第一個在這首詩下留言的人。
他寫道:“寂寞就像夜裡霧,天亮了,霧也消失了。”
這句話觸動了珺雅,陳述的語句就像是某種預示。她看了很久這句評論,評論下還有作者的回複,“希望永遠在夜裡”。
他們簡直像在玩什麼暗黑遊戲,珺雅這麼想,並且在新增朋友處搜尋了“行行重行行”的名字,很快列出了幾個暱稱完全相同的使用者,她認準那個和評論區裡出現的相同頭像點選進去。
馬上,“行行重行行”的公開資訊和部分朋友圈訊息就出來了,她向陌生人開放了十張照片。
“行行重行行”是個女生,資料填寫的是s市。她的長相也很快浮出水面,因為朋友圈可見的前幾條資訊都附有她的照片。
如果這些圖片都沒有過度美顏的話,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是個長相甜美的女生,流行的女神長直發、白皙的面板、大大的眼睛、兩頰還有兩個使人羨慕的酒窩,年齡在2528歲之間。短短的幾條朋友圈裡沒有提到她的真名,所以珺雅只能依舊稱之為“行行重行行”。
對於這個只在張霧手機螢幕上見過兩次名字的陌生人,珺雅似乎對她很有興趣。因為在張霧出事的整整兩天裡,除了她再也沒有別的人聯系過張。雖然也許這只是一種巧合,但珺雅還是充滿了莫名的好奇心。
“行行重行行”最新的一條朋友圈是三天前發表的,她分享了一首翻唱的老歌《往事只能回味》,配上文字:往事並不如煙,期待明天明媚的陽光,並附上一張大眼無辜的黑白自拍照。
後面的幾條朋友圈時間間隔很短,大約12天就發一條,訊息也大多是這種風格,一段感悟性的文字配上自己的照片,不過都只有她自己出鏡,看不到其他人的影子。
珺雅突發奇想,想看下張霧出事的那天——4月25日,“行行重行行”在做什麼,說不定張霧的那場醉宴她也在場。
她將“行行重行行”的朋友圈訊息往下拉,但是很可惜,可見的最早一條朋友圈是4月27日的,那時張霧已經入院第三天。“行行重行行”寫道:“無聊”,並配了一張她在家中客廳抱著一隻哈巴狗的照片。
“這是個富二代啊!”珺雅不禁驚嘆,因為在“行行重行行”po出的照片裡,她家的客廳有“明星同款”的既視感。
珺雅彷彿完成“偷窺”任務一般退出“行行重行行”的朋友圈。這時已是晚上十一點,照例到了她睡覺休息的時間。關了燈,將手機扔到床的一邊,珺雅閉上眼睛準備入睡。
她沒有入睡障礙,常常閉上眼睛不用幾分鐘就能進入夢鄉。但是這天晚上,珺雅閉上眼睛後腦海裡浮現的都是剛剛看過的關於“行行重行行”的資訊,尤其是她的那些近距離的自拍照。
她打了個冷顫,慶幸自己不是個男人。不過換個想法,如果她真的如自己朋友圈展示的那樣,是個多金貌美的姑娘,倘若向某個男人主動示好,又有誰抵擋得住這種誘惑?
張霧嗎?珺雅覺得不見得。
她還是睡不著,想起“行行重行行”在朋友圈裡推薦的那首翻唱的老歌《往事只能回味》,於是在音樂盒子裡開啟了。那是一首發行於70年代的老歌,旋律舒緩悠揚又帶著一絲回憶的哀傷。翻唱的是個聲音低沉帶著些沙啞的男歌手,加上略加改編的旋律,使這首老歌又煥發出一種時下“憂鬱質”審美的潮光來。
珺雅就在這耐人尋味的歌詞和纏綿的回憶中漸漸睡去……
“時光一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憶童年時竹馬青梅,
兩小無猜日夜相隨
春風又吹紅了花蕊,
你已經也添了新歲
你就要變心像時光難倒回
我只有在夢裡相依偎……”
作者有話要說:
歡迎大家踴躍留評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