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時分,這一場吵吵鬧鬧的會議終於結束了,眾人漸漸散去,回到各自的崗位上做各自的事情去了。會議最大的受益者是伽藍,她不但使得藍飄雪負氣出走,她還得償所願從牧清手裡要來了兩千輕騎兵。她與牧清以及範瞻來到了海老山城門口,她拿著兵符在牧清眼前晃來晃去,怡悅歡欣地對牧清說:“你等著瞧吧,我一定給你弄一個大大的驚喜出來。”
“伽藍公主親自出馬,那一定是馬到成功。”
牧清的話讓伽藍很受用。她得意地說:“喂,如果我成功了,你怎麼謝我?“
牧清問:“公主需要我怎麼謝你?“
“請我吃飯?不行,太便宜你了。陪我看星星?也不行,時間太短了。“伽藍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好主意,她索性揮揮手,”等我想好再告訴你吧。總之,你欠了我一個人情。你記得要還。“
範瞻適時地走到伽藍和牧清身邊,笑呵呵對牧清說:“小牧清,人情債最難還,你想好了沒有啊。”
“誰讓你這女徒弟刁蠻不講理呢。欠了人情,想不還恐怕都不行吧。”牧清說到這裡話鋒一轉,他拿出一個信封交到範老手裡,他說,“範老,伽藍的計劃還有很多不妥的地方,按照她的方案雖然可以打出一兩場漂亮的戰鬥,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這兩千多騎兵是目前我能拿得出手的最精銳的部隊了。我都交給你們,你們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去穿插迂迴,只要那樣才能達到一擊必殺。”
範瞻接過信封,抽出信紙。伽藍也湊過來看。他們兩人看了一遍信上的內容之後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特別是伽藍,她說:“牧清,你好厲害。我之前的想法就是打個伏擊,氣一氣藍飄雪。看了你的計劃之後我才知道,如果按照你的方法去戰鬥,那張順可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真厲害。“
範瞻也頻頻點頭。“張順大兵壓境,你還有勇氣分兵襲擾,這種膽量和氣魄,非庸人所能構想,非常人所能為之。“
“範老過獎了,我也是迫於無奈。現如今海老山的局面很危險,很危機。我們唯一能夠依仗的就是地利,以及黃直改良過的武器。如果不開闢其他戰鬥方式,久則必敗。我本來想讓藍飄雪帶領她的黑甲軍去執行這個作戰計劃,但是我左思右想,如果現在就把王牌打出來,那麼後面就不好玩兒了。“
“所以你就想到了讓我們去執行這個計劃?”
“是的。“牧清說道,“這個作戰計劃無異於一場賭博,我之前根本沒敢說出來。可是事到如今,只有這一個辦法可以快速解決張順。除此之外,我實在是別無他法。這個戰術非常危險,如果失敗了,那麼我們可能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所謂兵行險招,這個戰術構想很不錯,我支援這個戰法。不過我們一旦把最精銳的兩千人帶走,海老山這邊的壓力就會劇增,萬一這個計劃失敗了,你給我們的兩千人是不是血本無歸倒顯得不無輕重了。接下來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你能不能擋住張順日以繼日的攻擊,要知道你可是沒有後援和預備隊的。那三千安格魯人以及新招降的一千多人還缺乏紀律性,短時間無法形成真正的戰鬥力。根據笑鎮長送來的情報看,一旦明早的作戰計劃失敗,那麼張順和你就會陷入拉鋸戰,張順這次從青山谷帶來了三萬人,而且他還給易楓打了報告,請求從酆都城呼叫烏爾班大炮,那種大炮威力非常非常巨大,好像易楓一共才有兩門烏爾班大炮。據情報看,烏爾班大炮只要三炮就可以將封忠經營多年的海老山城門轟爛。城門一旦被攻破,那就相當於甕中捉鱉,你是跑不了的。所以,你準備怎麼抗住張順的三板斧?”
牧清說道:“易楓把烏爾班大炮看做心頭肉,那是他最大的依仗。他是捨不得給張順用的。而且酆都城據此十分遙遠,烏爾班大炮太大太笨重,沒有三個月是不可能運到這裡的,大炮這一點你不用擔心。再有就是,張順帶來的三萬士兵在海老山一帶無用武之地,這裡山地丘陵,地形不闊,他的軍隊展不開陣線,兵力優勢是發揮不出來的。當然啦,海老山面對張順,肯定是弱勢一方,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不見得就沒有一戰之力。我現在反倒是擔心你們,尤其是您,您現在還處於恢復期,用不了法術,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我的損失可就極大了。“
伽藍插話說:“你不要小瞧我師父。他就是用不了法術,殺人也是舉手投足間,不信你試試看?“
牧清說:“為我什麼要試?我還想多活兩天呢。萬一範老再給我種一個噬心咒,我就得死。”
“算你識相。以後你要是不聽我的話,我就給你種上噬心咒。哦對,還有那個該死的藍飄雪。我先給她種咒術。“
範瞻白了伽藍一眼。“你又亂說。那藍姑娘是個奇女子,哪像你這麼放縱不矜持,以後我不准你在胡言亂語。”
伽藍嘟著嘴:“幹嘛向著她說話?我才是你徒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你這寶貝徒弟,我也不知道是喜是憂。你什麼時候才能穩重一些?”
“我為什麼要穩重啊,“伽藍撒嬌地抱著範瞻的胳膊,撒嬌地說,“有師傅就好了哇。我給師父解悶兒當開心果不好嗎?”
“好好好,就你話多。“範瞻撫著伽藍的額頭,就像撫著自己的女兒一樣,他囑咐說,”這次出去不比以前在蠻荒之地有陛下的軍隊給你護航,也不比以前你我獨自行走,你我是帶著牧清的期望出山的,所以你要聽話,一定聽我的話!令行禁止,這事軍令。聽到沒有?“
“哎呀,師傅你就不要嘮叨了。這點分寸我還是有的。“伽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