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宗問:“那你說我該怎麼辦?讓我去跟爸爸講大道理!爸爸的脾氣你不是不瞭解。”
張廷瑞說:“你不用在我面前強詞奪理。一個人該走什麼樣路,完全取決於他自己。因為腳是長在自己的腿上。”
張廷宗說:“哥,你聽我解釋:不是我目光短淺,胸無大志,而是爸爸已經幾次暗示過我了:一個家庭裡有一個真正能識文斷字的人就夠了。言外之意是什麼,傻子都能聽得明白。”
張廷瑞說:“我看主要責任還是在你身上。是你打心眼裡就不想再讀書了。這一點我非常清楚。”
張廷宗被哥哥的一番話說得理屈詞窮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哥,你不是說:現在外面的世道很亂嗎?我這麼做也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
張廷瑞說:“正是因為世道不太平,我們才有必要去讀書。有了知識才能懂得更多的大道理,才能明辨是非曲直。將來才有能力去改變這個不太平的世道。如果中國人都像你這樣,不肯拋頭露面,而是都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大作文章,安於現狀,這個世道只能會越來越亂。你也看到了,如今的官府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長此以往,這個民族還有什麼希望?宗兒,你好歹也是進過學堂的人,應該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
張廷宗站起來,用敬仰的眼神看著哥哥說:“哥,我發現你這回回來,總是談論國家大事。好像你就是這個世界的救世主似的。”
張廷瑞說:“我總感覺咱們這個國家太貧窮了。因為貧窮,不少人的神經都變得越來越麻木了。再不拯救一下,這個民族真的就沒希望了。”
張廷宗說:“哥,你這句話才真正說到我心心坎上了。最近我們校長也一再給我們講述該如何振興民族的大道理。同學們聽了,都感到特別振奮。只是一時還看不到一條希望。所以嘛,才都持等待觀望的態度。”
張廷瑞激動地站起來說:“這就對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一位中國人,尤其是青年人,都要勇敢地承擔起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大任。好兒女志在四方。不應該把眼界只放在自家田地裡的那麼一點蠅頭小利上。”
張廷宗說:“哥,你真是太有學問了。跟你相比,我太幼稚了。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向你看齊,奮發讀書,精忠報國。”
張廷瑞興奮地和弟弟擁抱在了一起。而後說:“我的好弟弟,你總算開竅了。跟你說句實話吧,哥早就給你聯絡好了一所學校,我在保定讀書時結識了一位好朋友,他在北平的一家商行做事,社會關系非常廣泛,並且,北平離家裡也近,來去都很方便。”
張廷宗十分感激。說:“哥!你的城府太深了。有這等好事你怎麼不早告訴我呀!我現在就去找爸爸,要明確告訴他:我要繼續讀書。”
張廷瑞說:“先不要著急。還是見機行事吧!等父親心情好的時候再說,效果會更好。”
張廷宗說:“那好吧!可我還是擔心爸爸剎死不同意我繼續讀書的事。那可怎麼辦呢?”
張廷瑞顯得有些猶豫。琢磨了片刻,又充滿信心地說:“估計會遇到些阻力。但是,我相信爸爸會理解兒子的心情的。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有大出息。”
張廷宗帶著一臉孩子氣說:“如果爸爸真的反對我讀書,我就離家出走。直到他同意為止。”
張廷瑞笑著說:“好!我支援你。如果爸爸真的不同意,或者是在經濟上限制你,我就是借債也要送你去讀書。”
張廷宗說:“哥!謝謝你。”用商量口氣,笑著說:“哥,我現在正好沒事可幹,等你看完了,把這本書也借給我看看行嗎?”
張廷瑞說:“可以。不過,你最好先看看這本書。學任何知識,都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說著,爬上炕去,從被子底下拿出一本很薄的小冊子遞給了弟弟。
張廷宗接過小冊子,站在一旁,靜靜地看了一會兒。說:“哥,我感覺這上面說的話句句都是真理。越看心裡越亮堂。真是一本好書。我爭取一晚上就把他讀完。”
張廷瑞坐在椅子上,欣慰地笑望著弟弟,頻頻點頭。
≈t;ahref=≈gt;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t;a≈gt;≈t;a≈gt;手機使用者請到p;ap;a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