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個棘手的選擇,依韻傾向於前者。但是在看到七皇子楚劍後,神差鬼使的選擇了後者。
林安向她講述了楚劍在比丘府衙與比丘知府秦好問的一番對話後,依韻就知道楚劍此人辦不成大事成不了大氣候。
能力不夠還總想著做太子,可見他對權力有多執著。對權力如此執著的人,是不會允許自己『插』手政務的。而依韻的心願,必須的『插』手政務才能完成。
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而那個人既霸道又蠢,在自己的復仇之路上,他完全就是一個絆腳石的存在。那麼,你還願意嫁給他嗎?
為了復仇,依韻願意出賣自己的婚姻和後半生幸福,可是在出賣婚姻與幸福後一無所獲的話,那為何還要出賣?
下定決心後,依韻走近皇后和聲道:“太子一定會沒事的,我陪您在宮裡等,直到他無恙歸來。”
她話說完,皇后本來滿含悲傷的眼睛裡閃過一抹驚疑,和景宣帝對視一眼後對她道:“你遠道而來,其實不必如此。”
“我是他的妻,我應該等。”依韻看著皇后眼神堅定的道:“咱們不放棄他生還的希望,他就一定會回來的……”
說到這裡,看著眼前神『色』複雜的景宣帝和皇后道:“父皇,母后,太子吉人天相,他會沒事的,咱們一起等,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她的話說完,景宣帝突然猛烈的咳嗽起來,他以咳嗽驅逐著自己良心的譴責。
他們剛才就是在比依韻表態,就是想看看長樂公主為何會在得知太子楚軒凶多吉少的時候依然堅持來到陳國。雖然他們也希望她能來到陳國,可是她真的來到這裡的時候,他們卻對她來此的目的產生了懷疑。
以最惡意的心態揣度他人,這是處世之道,無可厚非。
但是,人心是肉長的,因為試探而毀了一個小姑娘一生的幸福,任誰也會不安。
其實。連他們自己都對太子的生還不抱多少希望了啊!
皇后幫景宣帝撫背順氣兒,垂下去的眼睛裡,顯『露』出來的是剛才拼命壓抑起來的不忍。小丫頭年紀輕,哪裡知道守寡的苦?她自己在深宮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守活寡,這滋味兒絕對不好受。難道,真的要因為自己那個苦命的軒兒,害這個丫頭一輩子嗎?
依韻此時並不知道景宣帝與皇后心中的掙扎,她剛才的那番話,不過是被『逼』上懸崖後的救場之言,有多少水分實在不敢估量。
在說那些話的時候,她甚至已經為自己安排了後路,倘若太子真的死了,而她因此不得不在陳宮裡守寡的話,她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讓林安帶自己和捧硯離開。然後三個人歸隱山林潛心研究武藝,等到永興帝活的差不多了,快斷氣兒的時候趕回宋國親手了結他的『性』命。
其實她不願意走這條路,且不說到時候三人相處有多尷尬,她也不願意永興帝死的那麼容易。
真正打擊一個人,須得在他最得意的事兒上讓他栽個大跟頭,然後讓他生不如死。而不是在他受病痛折磨的時候給他那解脫的一刀。
在她產生這種念頭後的第三個月,陳國的文武大臣開始向景宣帝上摺子請他另立儲君。
主要是景宣帝和幾個月身體越來越不好了,他若出事,儲位空缺勢必會引發一場奪嫡鬥爭。
要知道景宣帝本身有五個兒子,撇過生死未卜的太子不提,還有七皇子楚劍,八皇子楚文,十皇子楚兮,十三皇子楚祥四人。
雖然十皇子楚兮和十三皇子楚祥年紀太小可以排除奪嫡的嫌疑,但七皇子楚劍和八皇子楚文可都不是省油的燈。倘若景宣帝這兩年駕崩,兩個皇子之間以及兩個皇子的擁護者之間勢必會爆發一場奪嫡之爭。沒有誰一生來就喜歡爭鬥,尤其是成王敗寇的爭鬥。
不管是七爺黨還是八爺黨,其實大家都希望景宣帝在活著的時候親自指出太子的人選,這樣大家就不必再為抱錯大腿而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