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四春秋 > 63.小有名氣

63.小有名氣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年代重生,滿級大佬混進國家隊 現代錦衣衛 晉仙路 甜品直播間 重生須盡歡 小公子 禁色 嫁表哥 程兄,你好! 惡龍咆哮~嗷嗚 我的兒子是康熙(清穿) 盈滿則虧 黑心佛子強勢愛 扮演好那個病弱白月光 日照丹爐生紫煙 春酒gl 替身超強卻過分沙雕 本王已死 玄學拯救娛樂圈 夢入少年叢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陰雲層層疊疊覆蓋了整個天空,正午的冬陽悄悄地從密雲之中伸出頭來喘一口氣,陽光懶洋洋地灑在消瘦的樹幹上、幹枯的草地上,偶有幾只鳥雀從掠過枝頭發出吱吱的叫聲,學校裡已經寥寥無人了,大道上走過零零散散的幾個拉著行李的同學。整個校園像個慵懶的老頭,在經歷了一場繁華之後還能表現出久違的恬靜和悠然。

辰逸此時一個人坐在文學社前的臺階上,安靜地看著空蕩蕩的街道,心想著自己一個人坐擁整個校園。此刻他的心是快樂的,他看到不遠處的主樓、實驗樓、教學樓安靜地佇立著,平日裡吵鬧的氣氛頓失,竟然有些落寞,微微的寒風吹來,和著遠方的哼唱。

前幾天考完試,辰逸和老二,老三,老四聚了一下。大家都嘆半載時光匆匆而逝,讓人來不及反應,又嘆現實中的與想象中的大學生活相差太多,其實說得最多還是自己面對大學生活的茫然無措和不知所往。他們佩服辰逸的才氣,佩服他那驟然蹦出的詩意和像泉水一樣不斷噴湧的妙文佳作,佩服辰逸那安靜、灑脫的性格。

一學期下來,辰逸在文學院可謂人人皆知,他發表了不少詩作,寫了些短篇小說,連很多教授都十分看好他。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他其實私底下在悄悄地寫一部中篇小說,他認為自己的文筆還不夠犀利,文學功底也不算很深厚,對問題的認知大多還停留在現象層面,便沒有發表自己的作品--不過可以預料的是,這部作品一經面世,又會引起文學院眾人的震驚。有一天,文學社的一名同學問辰逸:“你是不是在寫小說?”這句話把正在讀書的辰逸嚇了一跳,他不動聲色地合上書,問:“誰說的?”那同學笑了笑說:“沒有嗎?我以為你肯定私底下寫了些東西,只不過不曾公開罷了。”辰逸笑笑,便問:“那你寫小說了?”“對。我寫的那個太幼稚了,不敢拿出來。”此後,辰逸更加謹慎地保守自己的秘密。

辰逸這個人,按照他國學教授的評價,就是性格隨和,感情豐富卻不形於色,內心堅毅有飄逸之風,好學善問,腹有詩書不甚賣弄,謙遜善良書生氣質,倘若持之以恆,不失為文壇冉冉一星。教授告誡辰逸,你應該讓你的學識成為你不慕名利的保證,而不是追求功利的工具。

有一天,教授問辰逸,你讀了這麼多書,你用的什麼讀書方法。辰逸說,我用的是“盧梭式”讀書法。教授笑問,什麼是“盧梭式讀書法”?辰逸說,這是他初中老師教他的,也就是在讀一本書的時候,全盤接受作者的思想不做質疑和批判,在讀了很多書之後,把這些觀點一起對比,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認識。老師驚訝地說,這真是一種好方法,去蕪存青而不失本色。

辰逸有一本得失錄,記錄自己每日的感悟和得失,每天隨手寫上三四百百字,從不間斷,半年下來已經有四五十萬字了。王靜調侃說:“等你成名了,這本小冊子可以拿去出版了。”辰逸摸摸下巴,不好意思地說:“我這豆腐塊文字有時連我都不想讀第二遍,還指望什麼出版,拿出去也叫人笑話了。”

辰逸瞭解自己,正如他不瞭解自己一般。他時常把自己置身於只有思想的境界裡,倒不是為了踐行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而是從童年到現在他大多時間都是與書為伴,慢慢地把幻想和思考當成自己的一個朋友了,正如他認為“幻想並不是美化現實,而是用來創造現實的。”

盡管他做了很多嘗試讓自己融入這個世界的狂歡之中,但很快發現自己的格格不入,他明白讀書太多,能一點一點把人引向孤僻。辰逸承認自己喜歡一個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他自認為有這種能力,把他關在黑屋子裡幾個月,只要供給他書籍和食品,他會過得如魚得水。但,他也向往融入世俗的歡樂之中,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他偶爾爆發的幽默經常讓人捧腹不已--這是書本哲學潛移默化的影響,嚴肅的哲學有時候也會開個玩笑--這種幽默十分的耐人尋味,要是深究下去說不定還有典故哩,這種幽默就像一位大文豪隨口說出的一句話,看似普通卻飽和了哲理和文學手法的渾厚功底,可以說是大師才氣的濃縮。

至於辰逸的淡然,要歸功於他從童年就找到了自己要為之堅持一生的方向,於是他學得越多,他越堅定地前進。他的很多疑問和顧慮都在書中找到了答案,隨著他涉獵範圍增大,他發現了一件事情--他和別人不一樣。這是真實存在的,他能理解別人,卻無法讓別人理解內心深處的自己;這又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書中勾勒的世界和書中的哲學讓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世俗的鄙陋、惡毒、無味和冷漠,讓他對潔白無瑕、一塵不染的烏託邦世界心馳神往。這就使得他好像分成了兩具人格,我們暫且把第一具叫做理想人格,第二具叫做現實人格。現實人格負責生活中的舉止,而理想人格則是在現實中隱匿在“慎獨”時刻顯現的人格,這兩具人格互相鄙視,但是卻完美無痕地交融在一起。辰逸的理想人格過於強大,時時刻刻想把他拖到孤獨的獨善其身的道路上,而他的現實人格就像一具傀儡,只是為了掩飾掩藏在他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真正自我!不幸的是,辰逸從來沒有認識到,他只是有時候感覺到自己體內好像有一個矛盾的自我,而他比較傾向於理想人格。

起初,辰逸對於自己心中的疑團置之不理,視而不見,後來他問了很多人--問這種荒誕無經的問題是危險的,就好像你在大街上隨便找了一個人問:“我的腦海裡有兩種聲音哎?”那你會被認為是神經病無疑了。尋問無果之後,辰逸又一頭紮進書裡,想要尋找答案,還是毫無所獲。最後,他找到了我。

聽了他的描述,我想他推薦了一本書,盧梭的《懺悔錄》,讓他讀完找我聊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和繫結奶面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