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七百四十二章姑舅之親
然後羅書記說既然人到得這麼齊,幹脆我們也開個幾個會吧。
於是政府牽頭的玉雕研討會,非遺研討會,旅遊研討會,文化研討會,生態農業研討會,環保研討會,一起召開得了。
檔次還都不低,與會者都是行業大拿。比如玉雕研討會,那理所當然全國頂級;生態農業研討會,一所國內,兩所國外大學與會;環保研討會,中德兩國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文化研討會,著名漢學家,音樂家,畫家,翻譯家,電影工作者;非遺研討會,那拿得上臺面的不是論棵,而是論窩……
薛書記嘴都笑歪了,同市的各位書記縣長們,這是羅書記的意思,可真不是我夾川縣臉大邀功啊!
有個麻煩就是現在上邊要求各類報告必須言簡意賅,新到的秘書就是沒有當年小王好使,哎喲今年的年終總結報告又得傷腦筋了!
然後這些人一動,汪丫頭當然也得跟著動,這次一個人肯定搞不定,於是也帶來了一個團隊。
錯開這些人,才是劉爺杜姐和大頭二猛一幹弟兄,同行的還有jack,唐建凱,渝州一幫子老同事。
阿音九月初三就已經回苗寨了,苗家那邊同樣有“哭親”之類的禮節,因此要提前上去準備。
苗家人婚禮,結婚日新郎與新娘不“拜堂”,不同房,只是一個夫妻結合的象徵,並不是夫妻同居建立的新家庭的開始。因此中間都沒有新郎什麼事,甚至新郎還要躲到別處,一般是住到叔伯家裡去。
這種習俗,對於苗家人來說,表示新婚夫婦懂禮貌,否則,過早同房,人們就談論他倆不懂事,遭到恥笑。
既然不用自己出面,李君閣就將自己的苗族婚禮山下儀程安排在獵戶叔家,自己現在算是獵戶叔正式弟子,可以算是半個兒。
將獵戶叔家作為夫家迎娶阿音,這就是苗家最重量級的婚禮,“姑舅之親”。
等到將阿音從山上接下來,獵戶叔家又會成為李家溝漢家婚禮的孃家,然後再按照漢家習俗接到李君閣家裡,這就算是接上了,兩方周全。
因此其實婚禮,從九月初四晚上就要開始。
上山隊伍必須精挑細選,苗家接親隊必須十人以上,全是男的,老少倒是不拘,但是要求也高,必須能吃能喝能扛還能跑。
老的必須配偶健在,家庭和睦,最好兒女雙全;小的必須父母雙全。
其中最重要的人,一是“司酒”,即男方主婚人;一是“中人”,即男方證婚人,這倆還得能說會道,儀表堂堂。
因此這隊伍,必須有長期跑山和苗民相熟的藥師叔做司酒,能說會道善於隨機應變的文化表演隊副隊長王煥邦做中人,苗娃這個兩邊規矩都懂的混血做軍師,帶上護林隊的一大幫子,還有豬兒蟲王從軍這等好奇寶寶,然後司星準扛著攝像機也興致勃勃地加入。
初四下午,隊伍正式出發。
苗娃扛著一根五尺長的箐竹,青枝綠葉,全根全梢,不生蟲眼根部帶泥。這個必須全程用左肩膀扛著,上面繫著一隻大公鴨子,中途不能換肩膀,以示今後新郎新娘有如竹子萬古長青,永不變節。
萬大力等人挑著擔子,還有一隻九斤重的大紅冠子公雞,一頭殺後去毛留內髒的兩百多斤,頭頂上還繫著一個彩綢繡球獅子頭大黑豬。
還有兩擔高肩籮筐的彩色糯米飯,每筐飯面上放著幾十個染色的彩蛋,兩個白瓷花碗,兩雙新制紅色竹筷兩雙,一壇用紅紙封固的糯米酒。
李君閣說道:“各位,前幾天送定的時候就因為不懂規矩丟了大臉,那現在只能認打認罰當乖乖。我這媳婦就拜託大家了!豬兒蟲,給老子好好表現!”
朱朝安信心十足:“放一百個心,交給我們了!保證把阿音妥妥帖帖地帶下來!”
藥師叔笑道:“朝安,到時候上了寨子,來酒就喝,來菜就吃,不能有一分推脫,否則就是髒了我李家溝的班子!”
朱朝安摩拳擦掌:“這個好說!別的不行,吃喝從來都是強項!”
李君閣開車送他們到林場溜索那裡,木頭叔和木頭嬸已經在那裡等著了,一見人群過來就端著蒸好的一盆夾沙肉過來,笑道:“這排場可以的,上去全都不準拉稀擺帶!來來來,先墊吧墊吧,一會好過酒卡子。”
一行人坐著溜索上山,在林場整頓好了隊伍,苗娃扛著竹子打頭,藥師叔和煥邦叔其後,中間是護林隊扛著迎親禮,豬兒蟲王從軍司星準壓陣。
剛走出去一裡地,就見前邊攔著一張橫條桌,一群苗家姑嬸,拿著酒海,提著酒壺,端著酒杯,早就候在了那裡,一見隊伍過來,嬉笑著一擁而上,擰耳朵的擰耳朵,揪鼻子的揪鼻子,逮著隊伍就是一通灌。
藥師叔被灌了兩杯,趕緊討饒:“哎喲待會兒還得展禮,使不得使不得,後邊,後邊那幫子後生隨你們折騰……”
然後萬大力也覺得有點猛,趕緊說道:“這還要下力呢,醉了使不上勁,後邊,後邊那幾個空手的,隨你們折騰……”
然後豬兒蟲王從軍司星準還有幾個空手等著輪換的護林隊員就被包圍了。
司星準呵呵一笑,拍了拍扛著的攝影機:“這還帶著拍攝任務呢,一定要把阿音的婚禮全須全尾的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