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此時,夜星天墜,引發地震,等赤比躲過災難,重新劈開廊柱的時候,卻發現劍已經斷裂彎曲,無法使用。
赤比懊喪地回到了避難的山村,更發現自己的母親已經死在了倒塌的房屋下。
赤比埋葬了母親,前去尋找導致母親身亡的罪魁禍首。
隕鐵!
赤比發現隕鐵的堅硬屬性,但是諸般熔煉鑄劍都不成,懊喪之餘將隕鐵狂暴地拋砸,由此發現了鍛打的可能。
直到將劍打造出來,赤比才發現一個問題,自己根本無法靠近吳王。
這時一個人出現了,已經蒼老的二廚。
一番交談後,赤比自盡,二廚割下赤比的頭顱,和新的雄劍一起帶上,前往軍營求見吳王闔閭。
闔閭此時正因為不聽伍子胥勸阻,經歷了姑蘇大敗,自己也在戰鬥中被越國人刺傷,正抱怨莫邪雌劍不過與越王勾踐手裡的劍旗鼓相當,沒有勝算的時候,聽聞當年幹將打造的雄劍問世,不由得大喜過望。
燒起大油鍋,告訴伍子胥,如果送劍之人是騙子,就將他扔進油鍋。
然後隕鐵劍和頭顱獻上,吳王將雄劍和雌劍對砍,兒子的寶劍輕易將父親的寶劍削斷。
就在闔閭仰天大笑志得意滿的時候,二廚抽出一柄短劍,刺穿了他的胸膛,正是當年的魚腸。
眾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二廚接過隕鐵劍,逼退伍子胥,砍下了闔閭的頭顱,和赤比的頭顱一起扔進油鍋之中。
伍子胥再次向二廚攻去,沒想到這次二廚毫不抵擋,任又自己的頭被砍下,一起跌落油鍋。
等到三個頭顱撈出,已經無法辨認誰是誰,只好同身體一起埋葬,這就回到了三頭墓的典故。
為了掩飾這等王室大辱,只好對外宣稱,闔閭是被越國大夫靈姑浮用戈斬落了腳拇指頭,傷重不治而亡,這也是斷頭,就又回到了史實。
瑤姬升為太後,認為伍子胥是一切禍亂的根源,對他深惡痛絕。
夫差也認為自己父親和另外兩個仇人出於無奈一起埋葬,是奇恥大辱。而伍子胥的疏忽,是導致自己父親遇刺的直接原因,表面對伍子胥繼續恭謹異常,其實已經殺心暗起。
絕世奇兵幹將,被瑤姬認為是大不祥之物。
在教育勾踐要愛惜民力,以富國強兵的正道與天下相爭後,幹將寶劍被瑤姬隨手丟棄到若耶溪之中。
那裡,正是當年歐冶子鑄劍的地方,也是幹將莫邪學藝相識相愛的地方。
十二年後,伍子胥被夫差賜自盡,剖腹所用之劍,正是當年的魚腸。
……
故事到此結束,整個本子穿插了典故,史實,傳說,外加少量的杜撰,一環套一環,最後居然自圓其說。看得司星準瞠目結舌眼花繚亂。
你這個超級大騙子!太會編了!大情節沒變,怎麼經此一弄就整得這麼合情合理了?!
李君閣說這就叫七分史實,兩分傳說,一分杜撰,這才具備真實性和合理性,說瞎話就得這麼來。
至於怎麼穿插勾連,那是編故事的人的本事,如果你覺得情節合理,這大綱就齊了,接下來就是豐富對話和場景和一些巧妙的細節。
比如最後刺殺闔閭的魚腸劍藏在什麼地方,怎麼如當年專諸一樣躲過搜查,這些就是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