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作品集》這本書分為小說、散文、附錄三部分,小說部分收錄的都是張愛玲的短篇。
楊林楓愛看小說而不愛看散文,加上小說部分也是排在前面,他便從頭看起。
當然這只是當時的楊林楓,後來他也慢慢喜歡上了看散文,並覺得散文另外有一些味道——人情味和煙火味——這些味道雖然小說裡也有,但沒有散文裡的那麼強烈和熱切。
看了幾篇之後,比如《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沉香屑——第一爐香》、《茉莉香片》這些,楊林楓又深深地被張愛玲的文筆所吸引了,甚至是被折服了。
楊林楓從張愛玲的作品裡讀出了《紅樓夢》的味道——楊林楓當時已經看過了《紅樓夢》——他覺得張愛玲的小說遣詞造句都非常的精妙,顯然是受了《紅樓夢》不小的影響。但其中當然也有她本人天賦異稟的原因,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當時的楊林楓並不知道張愛玲也是一個資深的“紅迷”,甚至是一個“紅學家”。他當時只知道張愛玲從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七俠五義》等等這些古典文學作品。
而同樣是這些書,楊林楓是上了初中之後才讀的。
後來,楊林楓看過紅學泰斗周汝昌老先生的一次影片講座,這個講座就是關於張愛玲和《紅樓夢》的。
也就是看了這個講座,楊林楓才知道張愛玲也研究《紅樓夢》,並寫了一本《紅樓夢》的評論文集——《紅樓夢魘》。
張愛玲也曾經說過
“人生有三大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從這些綜合資訊來看,可見《紅樓夢》對張愛玲的影響之大。
楊林楓在早先時候就讀過《紅樓夢》,但前後讀了好幾次,每次讀到中途他就讀不下去了。直到第六次的時候,他才把整本的《紅樓夢》從頭到尾看完。
可能是當時年齡還小,楊林楓讀《紅樓夢》的時候,並沒有從中領略到太多的樂趣,這也是他為什麼讀了六次才把《紅樓夢》讀完的原因。
多年以後,楊林楓分別聽過著名紅學家劉心武和馬瑞芳對《紅樓夢》的解評。直到那時,他才略略領略到了一些《紅樓夢》的樂趣。
但對於《紅樓夢》後四十回的遺失,楊林楓也是感到很遺憾。在文筆上,他當時雖然看不出《紅樓夢》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的明顯差異,但對於高鶚續寫的結尾,他明顯是不滿意的。
“好書不厭百回讀”,楊林楓也覺得就是這樣,一本好書是值得一讀再讀的,而且也是耐讀的。他認為《紅樓夢》或者是張愛玲的小說,就屬於是好書。
《紅樓夢》那已經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甚至到現在仍然是一座無法逾越的文學高峰,這已經是一個公論,在此也不過多討論。
而張愛玲的小說,也同樣也是絕倫逸群的。
楊林楓起先認為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天才的存在,但讀了張愛玲的小說之後,他的想法改變了。他認為張愛玲的小說很有靈性,而這種靈性是具有天賦性質的。
誠然,寫作是一項技能,是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來獲取。但一位有靈性的作家,他們除了努力練習寫作之外,還是有一些天賦的原因在內。
喜歡在楊柳依依的日子裡請大家收藏:()在楊柳依依的日子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