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昨天一樣,楊林楓放學回家後便開始看《鋼鐵是怎樣練成的》。
加上今天,他已經是連續三天看這本書了,終於是在這天晚上的八點多,楊林楓看完了《鋼鐵是怎樣練成的》。
合上這本書後,楊林楓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躺在床上,心裡頓時有一種宏遠而又寬廣的感覺,他把這種感覺稱之為“蕩氣迴腸”。
事實上,《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的主角保爾·柯察金的一生,也也確實稱得上是蕩氣迴腸的一生。
一個人的一生,擁有各種各樣的形態,似乎是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然而,絕大部分人在生活的過程中,卻走進了一個固定的格式。
這個固定格式有時候似乎是無意中形成的,而事實上卻不是——很多時候人們都是被迫走進了這個固定的格式。
然而,也有很多人卻不願意被條條框框所束縛,他們總是追求新的生活,追求他們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很多時候,這種追求的行為是有風險的。如果失敗了,會受到很多人的非議甚至是責難。但如果成功了,不僅成功者本人能享受到難得的幸福,同時他也很可能影響到更多的人。
而人類社會的進步也就是這樣,一直在不斷地構建規則和不斷地打破規則。而在這種不斷地構建和打破之中,所有的事物也因此誕生了。
楊林楓認為他也想要過這種不被條條框框所約束的生活,但這確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過上那種生活,所需要的可能不僅僅是勇氣、毅力、智慧這些看起來似乎是很抽象的東西,而更重要的,可能還需要一種看起來更抽象的物什——那就是好運氣。
楊林楓躺在床上,從《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出發,亂七八糟的胡思亂想了半天。
等他坐起來的時候,看了看時間,已經是晚上過九點了。
楊林楓本來想接著看伍格借給他的高爾基的《童年》,但想想就要期中考試了,便忍住了要看課外書的慾望。
“最近要看的課外書可真是不少!”楊林楓自言自語似的嘟囔了一句。
確實也是如此,《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已經看完了,但伍格借給他的《童年》,以及許諾要借給他的《在人間》、《我的大學》,再加上柳依依早先借給他的《呼嘯山莊》,以及許諾要借給他的《張愛玲作品集》,都還沒看。
這樣一算,就還有五本書要看。除了《呼嘯山莊》看了一點外,而其它四本書中還有三本沒借到手。
“課外書還是要看的。”楊林楓這麼想著
“但是要減少每天看課外書的時間,儘量是平均到每一天,以便和學習時間達成一個平衡。”
楊林楓一邊想,一邊制定著他的讀書和學習計劃。
想到這裡,楊林楓便下了床。上了個廁所後,他又坐到了書桌前。
本來打算做一套英語試題的,但做了一會兒,楊林楓就被那些看起來似乎是很扯淡的英語語法搞煩了。
楊林楓生氣地把英語卷子扔到一旁,並且閉上了眼睛,甚至都不想再看那張卷子一眼。
楊林楓學英語喜歡實用一點的,比如看個英語原聲電影、看個英語原版小說什麼的。但他的單詞量太少,光聽或看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而背單詞也是楊林楓每天都要做的事,但很多單詞他當時背會了,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忘了。
而學英語最讓他頭疼的,還是那些語法——那些僵硬、死板,甚至是毫無道理可言的、該死的語法。
在學習上,發牢騷是沒有用的。不僅沒有一點用,而且還會有反作用,會降低人們對於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