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教室之後,楊林楓停止了路上關於誰拿走了教材的思考,他轉而換了一種心態,並以飽滿的精神迎接新的一天的學習。
一個早上很快就過去了,像其它已經過去的無數個早上一樣,它們都變成了歲月的一個個註腳,並讓經歷它們的人們,能在未來的日子裡看懂過去。
早上放學之後,楊林楓回家吃了午飯。因為夏天就要來了,吃過午飯後,楊林楓突然萌生了一陣睏意。
雖然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但夏季午時的睏意卻是最難熬的。
想想五一勞動節後學校就有午休了,楊林楓一陣激動。但此刻卻還沒有午休時間,很多學生中午困了,就在自習課上睡覺。
楊林楓不想在自習課上睡覺,便到床上小憩了一會兒。躺了一會兒,看看時間不早了,他便又來到了學校。
中午的第一節課是自習,看看快上課了,楊林楓便從課桌裡面拿草稿本,打算做一套數學習題。
然而就在他伸手去課桌裡拿草稿本的時候,一件讓他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那本“不翼而飛”歷史教材,此刻卻又好端端的放在課桌裡面。
楊林楓以為自己看花眼了,他使勁揉了揉自己眼睛,然而那本教材就那麼的在課桌裡放著了。
他把那本教材拿出來放在課桌上,又翻著看了看。沒錯,這就是吳庭石借給他的那本歷史教材,也沒有缺紙少頁,也沒有被胡寫亂畫。
一切似乎就是一個夢——楊林楓困惑了,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下節課就是歷史課了,這會兒教材重新出現了,但也沒什麼用處了。
儘管如此,楊林楓還是感到很慶幸,最起碼他可以把書還給老師吳庭石,而不用再抱著歉意去解釋什麼了。
那麼這本失而復得的教材究竟經歷了什麼?這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本歷史教材確實是被人有意拿走的,拿走教材的人就是苟熊斌。
當然並不是苟熊斌要拿走這本教材,他對任何書沒有任何的興趣——真正想要拿走這本教材的人是周雯雯,是周雯雯指使苟熊斌拿走這本教材的。
原來自從那次“桃林約會”之後,一直對楊林楓一廂情願的周雯雯終於也生氣了,她看不慣楊林楓和柳依依“卿卿我我”的樣子,並因此因愛生恨。
上週五當歷史老師吳庭石宣佈下節課讓楊林楓試講後,周雯雯便感覺很不舒服。她想從中作梗,從而使楊林楓的試講不能順利進行,也想讓楊林楓出出醜、丟丟人。
上週五,楊林楓從吳庭石那裡拿到了歷史課本和教材後,便順手放在了課桌裡面。
正好週五最後一節課是大掃除,趁著教室裡沒什麼人,周雯雯便指使苟熊斌去拿走了楊林楓課桌裡的教材。她本來想讓苟熊斌把那本歷史課本也拿走,但楊林楓那時突然進教室了,苟熊斌便只拿走了教材。
按周雯雯之前的想法,她想把這本教材給燒了,讓楊林楓永遠也找不到。但她後來又想,這本教材是歷史老師吳庭石的,並不是他楊林楓的,而吳庭石又是她比較喜歡的一個老師,她最後便沒有燒掉這本教材。
周雯雯後來想,只要楊林楓備不成課,以至於他無法順利試講,那她的目的就達到了。
周雯雯本來是想等楊林楓試講完歷史課後,隨便再在以後的哪一天把教材“還給”楊林楓就行。
但昨天上數學課時,周雯雯聽了數學老師張行憲關於“放不放手”的話後,她對自己和楊林楓的關係進行了重新的思考。
經過昨夜一夜的思考,在周雯雯看來,楊林楓就屬於是那顆“強扭的瓜”。即便有一天楊林楓答應了她的追求,那她也不會有如願以償的感覺——她和楊林楓本就是兩類人。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周雯雯做了最後的決定——她打算“放過”楊林楓,也放過她自己。
一段註定不可能的感情,又何必那麼執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