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做法,雖然短時間內難以藉助陳平安提高銷量,但只要把客觀性持續下去,假以時日定能收獲回報,而且還能夠繼續維護《明報》“擁有報格的知識份子報刊”的清譽。
制定策略後,就是等待最佳良機。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和等待,終於在昨晚覓到良機。於是,今日便有了這篇有關兩部喜劇片的對比報道。
報道中,《明報》很客觀的對兩部電影進行闡述。
“《殺妻二人組》演員陣容強大,四位主演周閏發、鐘振濤、梅豔方、王組賢都是時下當紅明星,只憑這一點就足以吸引觀眾走進戲院一睹為快。這部電影的劇情誇張瘋癲,場面熱鬧笑料不斷,可惜全片走的喜劇風格並無新意,即便以略帶誇張的尖刻手法嘲諷小丈夫的矛盾心理,迎合了八十年代中期都市狂想的大潮流,但仍無法擺脫已有喜劇片的既定框架,屬於從眾作品……”
“這次的兩部喜劇片,如果單從片名看,沒有半點喜劇色彩,《幽靈鬥僵屍》更是如此。劉德驊、李賽鳳兩位正式轉戰大螢幕的當紅電視明星,以及被邵氏從臺灣帶到香港的王組賢三人聯袂主演,僅從演員陣容來看稍遜《殺妻二人組》,但就昨晚觀眾反應來看,《幽靈鬥僵屍》的笑聲更多,許多觀眾走出影院時,臉上的肌肉和肚子都還隱隱作痛。
歡樂更多未必代表成功。《幽靈鬥僵屍》開創出一種不同於時下的新的喜劇風格,更加誇張荒誕,有違常理有悖邏輯,是否能夠得到廣大市民認可,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陳平安參與製作的每部電影,除了在熒幕閃光的主角外,同時還會塑造眾多有血有肉的角色。吳猛達、吳君茹、徐晉江、李字雄等人在片中戲份雖然不是最多,但同樣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至少在這一點上,《幽靈鬥僵屍》是成功的……”
“嘩眾取寵!”
這是《星島日報》的標題,他們定位明確,繼續扮演“陳平安”黑的角色。在《星島日報》記者筆下,《幽靈鬥僵屍》這部跟風片,完全是一部荒誕離奇的電影,甚至套用了上個月陳佰生“一部莫名其妙的電影”的話來形容。
在《星島日報》看來,整部電影雖然笑點眾多,笑料層出不窮,但這些笑點笑料,誇張的失去邊際。他們提醒陳平安,“雖說藝術高於生活,但不要忘了藝術同樣來源於生活”,《幽靈鬥僵屍》的笑點雖多,但完全脫離生活,典型的嘩眾取寵!
文末又指出,如果這樣嘩眾取寵式的搞笑方式,也算是一種新的題材,那將會成為香港電影最大的悲哀!
“現象級導演!”
《東方日報》頗有語不驚日死不休的勢頭,從最早提出的陳平安天生慧眼,到四月份報道《地下情》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現象,這次終於爆出了“現象級導演”五個大字。
除了這五個字,《東方日報》首次提出“無厘頭”這一概念,指出《幽靈鬥僵屍》將會成為無厘頭電影的開山之作。文中對吳猛達和吳君茹的轉型給與肯定評價,認為他們兩人將會成為無厘頭電影的標誌性人物,順道再次感慨陳平安慧眼識金,於漫漫人海中選出這兩個鬱郁不得志的演員,透過一部電影令其綻放光芒。
“……兩人是配角不假,但出彩的配角有時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不比主角差!看看觀眾從吳猛達、吳君茹身邊經過時的反應就知道了。退場時,任何從兩人身邊經過的觀眾,最多看他們三眼,必定掩嘴而笑。
至於說吳君茹在電影中的表演是否有醜化之嫌,無線電視臺是否會惱怒吳君茹,想必吳君茹一定不會在意。如果無線電視臺雪藏甚至選擇提前解除合約的話,估計吳君茹會開心的跳起來,那樣的話她就可以加入黑馬國際了!《幽靈鬥僵屍》以及正在拍攝中的《霸王花》,她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看樣子陳平安很喜歡她的表演風格……”
《東方日報》的報道,更多的是圍繞“無厘頭”這個概念展開,斷言今天的報紙將會因此展開爭論,而且會持續數日,乃至引發全民討論。
同樣是在文末,《東方日報》報到出這部電影的內部訊息,片中“無厘頭”搞笑橋段,全部出自陳平安之手。從《地下情》裡有關同性戀的橋段,到現在無厘頭橋段,每次都會在香港市民中引起熱議,“本報以為,將陳平安這樣獨一無二的優秀導演稱之為現象級導演,也不為過!”
正如《東方日報》在報道中猜測的那樣,“無厘頭”搞笑方式果然引起爭論,大部分上年歲的人支援《星島日報》,認為有“嘩眾取寵”之嫌,而絕大多數年輕人認為這是一種新的喜劇方式,雖然誇張,但卻並非不能接受。
就在紛紛攘攘的爭論中,《幽靈鬥僵屍》和《殺妻二人組》的三日票房出來了,令人大跌眼鏡……(未完待續。。)